好儿媳丧夫后照顾婆婆成佳话
专稿 今年33岁的田春燕,在经历了丧夫之痛后,不仅对寡居的婆婆不离不弃,还照顾年迈的姥姥婆和奶奶婆,成就了孝老爱亲的一段佳话。
田春燕2002年嫁入迁安市野鸡坨镇仓库营村一个农村家庭。由于公公去世早,夫妻二人婚后与婆婆一起生活,夫妻相敬如宾、婆媳关系融洽,日子虽然平淡却也幸福。天有不测风云,丈夫于2011年被诊断患上了淋巴瘤,家里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田春燕陪着丈夫四处求医问药,最后在北京海军医院住院治疗。为了给丈夫治病,田春燕前后向亲戚朋友、邻里街坊借了70多万元。可天不遂人愿,田春燕竭尽全力还是未能挽留住丈夫的生命,丈夫的病情恶化得很快,当年就去世了,给田春燕留下了60多岁的婆婆和刚上小学的儿子,沉重的家庭负担全都压在了她瘦弱的肩膀上。
今年62岁的婆婆在经受了丧夫、丧子的双重打击后,身体一直不太好,身患糖尿病和哮喘病,长年求医问药,令家里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在婆婆万念俱灰的时候,田春燕总是安慰婆婆:“咱娘几个得好好活着,别怕,你还有我呢!”婆婆自丧子后就不愿意出门,更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田春燕就专门拉着婆婆到人多的地方走走转转,带着婆婆和街坊四邻聊天,解除婆婆内心的担忧和恐惧。2012年春节,看到别人家都张灯结彩过大年,坚强的田春燕怕婆婆伤心,像哄孩子一样先跟婆婆作了约定:“不好的事儿都过去了,咱们也要欢欢喜喜过大年,谁也不许难过哭鼻子啊!”
现在,田春燕每天早上5点就要起床,收拾家务,做好早饭后,经常来不及吃上一口就急急忙忙去上班,下班到家时往往天都擦黑了。回到家的田春燕总是先关心婆婆有没有好好吃午饭,有没有好好休息,并监督婆婆按时按点吃药。每天准备好晚饭后,田春燕还要带着做好的晚饭去探望奶奶婆和姥姥婆。
建军 媛媛 明瑶 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