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被弃女婴渴望找到亲生父母尽孝道
专稿 33年前,一个“浑身冒毒水”的女婴被人抛弃在滦县火车站女厕所内,她被民警捡到并送到当地民政部门,由于没有姓名,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为她取名党培。如今,党培已经33岁,成了家并有了自己的孩子。她说,她对亲生父母已经没有怨恨,她今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亲生父母,对他们尽女儿的孝道。
不幸被父母抛弃
党培对自己身世的所有记忆都是一位捡到她的好心民警欧阳(音)告诉她的。
1980年12月1日五六点钟,正在火车站附近巡逻的民警欧阳突然听到火车站女厕所内有婴儿哭声,欧阳循声寻找,得知女厕所没人后,他走进厕所发现,在厕所一角放置着一个纸箱子,纸箱内有一个用破旧棉被包裹着的婴儿,棉被旁边还有半瓶奶和半袋奶粉,“欧阳说我当时身上长满疮,浑身冒毒水,眼睑肿胀,看不见眼球,眼睛就像两个窟窿。”党培声音有些哽咽。“欧阳说他曾看到不远处墙头上站着一个高个儿男子,看到他抱起我后就转身离开了,欧阳追了几步但没有追上,他推测那名男子可能与我的身世有关。”党培相信,如果那名看着她被抱走后转身离开的男子是他的亲人,那么他当时肯定有不得已的苦衷。
渴望父母亲情
欧阳将捡到的婴儿送到了当地民政局,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这名婴儿的身体逐渐康复,只是眼睛留下了视物模糊的后遗症。由于没有姓名,民政局工作人员为她起名党培。
党培在民政局工作人员的呵护下渐渐长大,开始走进校园。“想寻找父母的想法上小学时就有。”党培说,每当上学、放学,看到校门口等待接送同学们的父母,她总是羡慕不已,“尤其天气不好的时候,父母打伞等孩子的一幕我永远也忘不了。”党培清晰地记得三年级一次放学路上的经历,那天天正下着雨,她和福利院的另外两名孤儿一起走在回福利院的路上,“我一手牵着一个双目失明、比我大一岁的哥哥,背上背着一个正发着高烧、比我小一岁的弟弟,突然脚下一滑摔倒在地上,两个膝盖鲜血直流……”党培说不下去了,“当时我们三个都哭了,我想知道父母为什么要抛弃我,我渴望找到他们。”
期盼找到亲生父母尽孝心
2000年,经人介绍,党培与滦县一村民相识、恋爱并成家,并有了自己的孩子。“做了母亲,我深深体会到,没有哪个父母会不爱自己的孩子,我相信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父母绝不会抛弃自己的孩子。”党培说,她现在有个幸福的家,爱人种地打工,她经营着一个小商店,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自己的父母,对他们尽做子女的孝心,“找不到父母,我今生都会遗憾。”
记者了解到,党培自2011年7月开始正式踏上寻找父母之路,她通过和捡到她的民警了解情况,到滦县县城火车站、汽车站附近村庄张贴寻亲广告,散发寻找父母的传单,甚至委托朋友到网络上发帖等多种途径寻找,至今已近两年,仍然没有父母的消息,她希望热心的晚报读者能够带给她希望。
读者朋友,如果您是党培的父母或者是当年的知情者,请拨打本报新闻热线15531565157、15531565161。
(记者 梁赞英 田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