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相助流落唐山残疾小伙儿刘元甲上班了

(记者 田菲菲 梁赞英)失去右臂的山东小伙儿刘元甲流落唐山,希望找份工作自立更生,但肢体残疾的他屡屡碰壁。在本报的帮助下,两个星期内共有10多家单位愿意为他提供工作(包食宿),最后,刘元甲在唐山市鑫申通快递服务有限公司安顿下来,当了一名邮件分拣员。
邮件分拣员无不手脚麻利,刘元甲独臂能担任这份工作吗?会不会误事?24日上午,记者来到唐山市鑫申通快递服务有限公司,在邮件分拣车间见到了刘元甲,他正在给快递邮件分类,动作娴熟。记者注意到,刘元甲胖了,脸色红润了,说起自己的残疾也不像以前那样避讳了。“刚开始还担心有人嫌弃我,没想到这么多人体谅我,要不是大家对我包容、友善,我不可能完成每天的分拣任务。”刘元甲说,邮件分拣员的工作时间主要集中在早上和晚上,干起活来需要全神贯注,并且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但他并不觉得累,反而感到很快乐。
刘元甲已经适应了这份工作,该公司行政部负责人张鑫对刘元甲的工作情况也较为满意。“除了身体残疾之外,刘元甲的能力没有任何问题,只要他踏实肯干,我们尽可能为他提供最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张鑫说。
一日三餐都是热腾腾的饭菜,下班后能到澡堂洗澡,宿舍里有空调,晚上还可以到娱乐室看电视,刚来不久就有人为刘元甲送来换洗的衣服和新鞋。刘元甲告诉记者,他再次感谢唐山人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表示一定勤奋工作好好做人,绝不辜负大家的关爱。
-记者手记
关心帮助残疾人是社会的进步,是社会文明的表现。自本报8日刊登《残疾小伙儿流落唐山身无分文拒绝施舍只想找份工作》一文以来,唐山市万达耐火材料总公司、唐山市交运集团兴达驾校、唐山市鑫申通快递服务有限公司、唐山市路北区东新村办事处包装袋厂、唐山市平安医院、丰润区玫瑰花养殖庄园和高新区一家养老院等十多家单位相继给晚报新闻热线打来电话,他们都向残疾小伙儿伸出温暖的手,愿意为刘元甲提供工作,帮助他融入社会自食其力,记者在这里对大家的爱心表示最真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