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女童与陈阿姨的温暖故事
专稿 (檀咏)周日的清晨,乐亭县妇联副主席陈瑞清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大姐,我是南庄坨村的刘新文。我给你们工作组每人摘了一箱子绿宝石瓜,已经放了3天了,你们也没来拿,再放就坏了。瓜是自家产的,您就成全了我的心意吧!您再不来拿,我就租车给你们送去。”
再三推辞,陈瑞清怕刘新文租车花钱,只好喊上在家休班的儿子驱车赶往南庄坨村。其实,她也正好想去刘新文家串个门——前段时间幼儿园园长说他女儿刘思彤的牙坏了吃饭不方便,她一直牵挂着。
路上,陈瑞清和儿子讲起刘新文送瓜的缘由——毛庄镇南庄坨村是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中,县妇联和机关事务管理局驻村帮扶的村子,作为工作组组长,陈瑞清或许是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对村里的贫困母亲和儿童特别关注。在得到单位领导支持后,她决定在母亲节和“六一”儿童节期间,重点对一名贫困母亲和两名贫困儿童进行慰问。这其中就有刘新文的女儿刘思彤。
在和村干部及村民们的交流中,陈瑞清了解到刘新文家的境况。因为家境不好,人到中年的刘新文才娶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妻子。女儿刘思彤出世后,经常被她妈妈头朝下拎着哄着玩。刘新文下地干活时,为了孩子的安全,很多时候都将女儿托付给邻居照看,而他自己虽然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高血压,却因为经济拮据从未系统地治疗过。尽管如此,刘新文还是咬紧牙关坚持把女儿送到邻村的幼儿园,让她接受教育,但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小思彤脸上写满是忧郁胆怯。
慰问回来的路上,陈瑞清沉默良久。小思彤那无助的眼神始终浮现在她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陈瑞清没有回单位,而是直接赶到位于县城中心的红光幼儿园,因为她知道这是县城唯一的全托幼儿园,她想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免受母亲的影响。园长刘影在听了陈瑞清的介绍后,当即表示同意接收小思彤入全托的班级,并免去全部费用。
5月20日早上8点。按照约定,陈瑞清带刘新文父女来到了红光幼儿园。刘园长带着他们办好了入园学续,并为小思彤从内到外全部换了新衣服和鞋袜,又准备了一套崭新的床上用品和洗漱用具。怕孩子感到陌生,陈瑞清又抽出半天的时间,陪着小思彤玩滑梯,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让她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此后的日子,陈瑞清总要和工作组的成员一起去看望小思彤。他们惊喜地发现,小思彤逐渐在变化着,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爱说爱笑了。
背诗、唱歌、跳舞……这次见到小思彤,陈瑞清更对孩子的变化惊叹着。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环境,竟然差别如此之大,让她从心里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也觉得基层建设年活动开展的非常有意义。
告别时,刘新文一家三口一直将陈瑞清母子俩送到村口,小思彤频频向陈阿姨挥手。此时,盛夏阳光灿烂,而比阳光更灿烂的是洋溢在小思彤脸上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