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陶博会献一计
博览陶瓷 享受文化
专稿 (张汝林)十五届陶瓷博览会,因为届届有特色,因之经久不衰。十六届陶博会来了,应该主打“文化牌”,让与会者博览陶瓷,享受文化。
一、要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开好一个“诸葛会”。怎样才能“寓文于瓷”?必须把那些陶瓷行业的有识之士请来,请他们在客商邀请、大会内容、场馆设置、产品交易、便民服务等方面出谋划策,把传播陶瓷文化贯彻大会的始终。征集一批大会广告语。选择有震撼力、冲击力的广告语,通过媒体广告、街道悬挂、社区张贴等方式,让群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举办一场以陶瓷为主题的欢迎晚会。以此招待国内外宾朋客商,比酒肉宴请既节约又时尚。如果时间和人力不允许,也可放映一些相关影视节目,以示欢迎。组织一场陶瓷文化论坛。邀请中外陶瓷名流专家,撰写一批有分量的理论文章,可以大会交流,也可报纸广播电视开辟专栏予以发表。写好一个大会开幕词,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幕词应突出文化特色,引导参观者品味陶瓷文化,提醒人们光顾唐山陶瓷历史文化展览。
二、要把展馆变成陶瓷文化宝库。参与陶瓷博览的产品,要多为精品、名品、珍品,“名牌一半是文化”。只要参展者认真挖掘,每一种陶瓷都有一部史话,每一个场馆,都是一座文化宝库。要通过文字介绍、绘画张贴、影视放映等多种形式,让参观者受到陶瓷文化熏陶。
三、要培养一支“专家型”的接待队伍。博览会的接待人员,不能只懂经商之道,更应知晓陶瓷的文化内涵。诸如:不同陶瓷的原料配制,生产工艺,使用维护,包装运输,不同产品的生产成本,使用范围,收藏价值;哪些陶瓷适宜大型建筑,哪些陶瓷适用于家庭生活,哪些陶瓷为国人推崇,哪些陶品为西方人赏识,以及各种陶瓷历史渊源和发展前景等等,当不了专家,也应略知一二。
这样,陶博会不再是单纯的商品交易,而是参观者的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