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井然有序停放成为乐亭县城一道文明风景

(通讯员 檀咏、张景会 记者 施疑)如今,不管在大中城市,还是在县城乡镇,机动车停放都是城市管理和交通管理的一大难题。然而,走进有50万人口、10万余辆机动车的乐亭县城,你会惊讶地发现,四通八达的城区道路贯穿南北东西,路边机动车顺向停放在白线划着的停车位内,连自行车也整齐摆放在规定位置,成排上架,几乎看不见有人会图方便随意把机动车或自行车停在路边商铺门口。在无警时间,记者还观察到,车辆、行人在路口遇红灯时自觉停车止步,在乐亭县城开车道路顺畅,没有堵车现象。和着优美的城区环境,以机动车停放井然有序为典型标志的交通秩序,成为乐亭县城一道文明风景。
同许多城市和县城一样,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乐亭县城的街道和居民小区也出现了机动车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加之交通设施滞后,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弱,路口抢道横穿,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这种乱状不仅影响城区环境,造成的拥堵也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成为这县百姓反应强烈的热点话题之一。
2008年以来,这县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倾听百姓的呼声,顺应百姓的期待,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三城连创”活动为载体和有利契机,坚持不断地对县城进行精细化管理,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了由乱到治的根本转变。
舍得投入,科学规划,完善硬设施。近几年,乐亭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从整体布局上进行科学规划,对交通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加大停车泊位建设力度。在县医院、保险大厦、汇丰商场、夏日超市、大东方购物广场、金天地购物广场门前等设置停车场17处;在富强街、茂源街、大钊路、北新街等城区干道施划临时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9000多个,有效缓解了城区停车的压力。县交警大队负责人说:“我们根据城区每条街道的特点,依据县城这几年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和规模,预留了空间,科学地规划。目前来看,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宣传教育引导,全面提高市民的交通意识。乐亭县始终把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作为城市交通管理的基础性工程,不断完善交通出行的规范性文件,先后组织发布了《严禁机动车在道路上乱停乱放的通告》《致机动车驾驶人的一封信》《交通安全提示卡》等。开展“文明行车、文明走路,争做文明市民”等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坚活动和实践活动,还利用宣传车流动广播、悬挂宣传标语、摆放展板挂图、组织民警发放宣传材料和电视台曝光等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着力培育交通出行遵规守纪的良好社会风尚。同时,党员干部带头遵守交通法规,带动了全社会学法、守法的热潮。县纪委、县监察局专门下发文件,把党员干部遵守交通法规作为一项纪律进行重申,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违者依据有关规定从严查处。规定出台以后,各单位车辆的守法率直线上升,带动了交通秩序的好转。
严管重处,依法治理。在管理过程中,交警、城管等部门对城区9条主要街道划分成16个整治路段,逐段定人、定岗、定责,实行错时工作制,不断加大巡查密度,采取白天与夜间相结合、定点设岗与流动巡逻、常规检查与突击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对违法停车行为进行处罚。执法过程也不是一罚了之,而是本着强化引导、逐步规范的原则,采取告知、劝说、警告、处罚的梯次程序执法,让越来越多的驾驶人了解到,规范停车不是单纯的限制,而是更好的服务,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渐渐地,不守规矩的驾驶人也加入到“循规蹈矩”的行列。在富强街,刚刚停车入位的驾驶员赵光对记者说:“刚推行靠右侧顺向停车时我们也不理解,觉得交警多事儿。现在我们已经习惯靠右顺向停车了,大伙儿都这么停车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会车和调头,也就减少了堵车。”
机动车停放的井然有序,是乐亭县交通管理甚至是城区管理的一个缩影,成为展示新时期乐亭县形象的一道文明风景。凡是到过乐亭县城的外地人无不对机动车和自行车的停放规整、交通的顺畅、环境的优美留下美好的印象。本地居民也引以自豪,城区居民商丽雅说:“儿子上小学四年级了,以前我担心路上不安全,天天送他上学。现在人们都遵守交通秩序,出行安全了,孩子自己上学我再也不担心了!”记者采访时了解到,2008年,全省城镇道路交通秩序整治三年大变样工作现场会在乐亭县召开,省公安厅号召学习乐亭的经验。2009年6月,经国家六部委考核验收,乐亭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荣膺国家级“平安畅通县区”。2008年以来,乐亭县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县城、全国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等一个个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