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唐山养老体系初探
发布时间:2013/8/2 11:44:16 | 人感兴趣

劳我以少壮息 我以衰老

—我市养老体系初探

  专稿 (记者 今朝)2013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爱》是一部讲述两个空巢老人爱情的电影。影片中的两个老人退休后一直相依为命,男主角终因无法照顾中风的女主角选择用枕头把她闷死。在“银发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这部电影不禁引发我们对养老问题的思考。

  唐山市总人口734万,60岁以上老年人108.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4.8%。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168家,床位24473张,其中,公办养老机构89家,床位18608张;社会办养老机构79家,床位5865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1张。据了解,唐山市和全国一样,已经进入了老龄化时期,并且每年以超过3%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5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140万人,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

  当前,我市主要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机构养老为补充、以社区养老为依托的养老体系。那么,哪个方式更好?老人们快乐吗?还有没有更好的形式迎接更多人未来衰老的到来?

  居家养老踏实,但部分老人缺乏关怀

  家住福乐园小区的郝大妈夫妇都已近80高龄,身体尚好,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出国已十几年,孩子正读高中的女儿在本市,十分繁忙。退休20多年来郝老夫妇基本上一直独自生活。说起养老话题,郝大妈感叹一声:老来难啊。她说,儿子鞭长莫及,只是每隔一段时间来次电话,大事小情根本难以依靠,在身边的女儿面临孩子和家庭的压力,对老两口心有牵挂却常常力不从心、难于兼顾。老人从小抚养长大的外孙因学业紧张,无暇来看望,使年迈的老人更是倍感孤独和牵挂。

  张大里75岁的李大爷老家在农村,老伴前年过世,儿子城里落脚后将他接来同住,原本希望在老家辛苦半辈的父亲来城里安享晚年,但小张却告诉记者,他正在考虑要不要送老父亲回去。小张说,父亲承认城里的物质生活确实丰富,医疗也比老家先进,但那种乡村邻里之间相聚唠嗑的精神生活没了。在封闭的高楼里,白天大人上班、小孩上学,人生地不熟的老人只能在小区溜溜或呆在家中,而且,老人生活习惯和晚辈也存在诸多差异,偶尔还有不愉快的小摩擦。小张常常看到老父亲精神乏味,默默发呆,甚至出现一些老年痴呆症现象。

  不难看出,困扰郝大妈夫妇和张大爷的问题除了生活难题上缺乏援助之手,精神上的孤独寂寞更是这些老年人面临的一大问题。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居家养老仍然是我国目前养老的主要载体。但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儿女们难以尽孝膝前,这就使家中的老人们难以实现希望中的天伦之乐,精神孤苦、落寞。而传统的尽孝观念也牵住了儿女的心,束缚了他们前行发展的手脚。

  养老院省心,但老人幸福度有待提升

  赵女士刚刚送走因病过世的老母亲,母亲生前一年一直生活在我市一家民营机构养老院。赵女士提起母亲最后的日子还是泪水涟涟:由于种种原因,自己实难照顾母亲,虽然会时时去探望母亲,但在营养、娱乐、陪伴和医药方面还难以让老人满意,母亲的幸福度并不高。对此,唐山金秋老年公寓院长王艳谈了自己的观点和希望:养老院是福利性质的单位,目前个人创办的养老院已经蓬勃发展起来,但经营好的不多,一是养老院投资回报周期太长,其他行业二三年就能看到经济效益,养老院要收回投资估计要10年,压力较大;二是到养老院的老人大多经济条件不理想,收费太高住不起,希望政府能加大扶持力度,加大补贴力度,建立监督检查机制,让养老院能真正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真正得到扶持。目前护理人员短缺、年龄偏大也是这行业存在的主要困难。愿意从事护工这个工作的多为女同志,大多没有受过文化教育,年龄多数在50岁以上,精力、体力不足已承受繁重的工作。随着这批护工年龄越来越大,老龄社会对护工的缺口也越大。政府应制定对护工的优惠政策,如把护工纳入社区工作者,享受同样的医疗、养老保险等等,提高护工的地位,根除护工是伺候人的观念,让护工得到应有的尊严和尊敬。

  社区养老规模初具,且大有前景

  我市团结里的王大爷儿女不在身边,但每有身体不适,王大爷可以拨通社区的保姆呼叫业务,生活得到了不错的照顾,这得益于该小区开展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据了解,我市的社区养老已初具规模,并有着良好前景。在龙泉北里、河北里等社区创建了集日间照料、休闲娱乐、卫生保健、精神慰藉于一体的“娱养结合”模式;在东大里、友谊西等社区形成了以治疗、康复、养老等方式为境内病患老人提供服务的“医养结合”模式;在机场路、钓鱼台、缸窑等街道依托境内养老机构,开展日托、全托服务,创建了“院养结合”模式;在团结里社区建成了面积1200余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置了专门的老年活动设施,形成了“娱养结合”“医养结合”“院养结合”的服务模式。

  对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养老问题,专家怎么看?唐山理工大学教授王子平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家庭人员结构的变迁,三代、四代同堂,以儿女养老送终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将会逐渐式微,愈来愈多的老人,不管个人愿意还是不愿意,会将自己的晚年托付给养老机构,走进敬老院、福乐园、康宁院。这是大势所趋,对于现今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老年的人们来说,做好思想的和实际的准备,从容接受这势所必然的事情,是明智之举,是实现幸福欢乐晚年的必经之路。当然,老年养老也并非机构养老一个途径,社区养老也在兴起之中。这种方式是从传统家庭养老到社会机构养老方式的一种过渡,其特征是将家庭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结合了起来,适应了当前部分老人心理的和实际的需要,而为一些老人所接受。

  白居易说:“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意思是,年青力壮时要勤劳刻苦、努力奋斗,年长衰老时就不再劳累拼搏,而是过清闲平淡的生活。衰老无人能幸免,安享天年是每个人的希冀,愿今日所有老人和未来更多的老人老有所依,颐养天年。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2 17:52:32,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