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闷热持续高血压患者骤增
专家:定期监测血压 谨慎调整药量
高温、闷热天气持续,市中医医院心血管门诊接诊的高血压患者骤增。专家提醒,市民如果发现血压持续增高或波动不规律,或伴有胸闷、胸痛、头晕、头痛、喘息、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并按医生意见采取相应措施。
市中医医院心血管一科副主任冯伟介绍,夏季天气炎热,容易使人心情烦躁,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进而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入睡后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致使血压升高。而突然血压升高又是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
有高血压病史者应坚持监测血压,尽量学会自测血压,一般要监测血压的两个高峰期,即6时至10时及16时至20时。天气炎热是血压波动的元凶,高血压患者可以采取制冷、纳凉、散热等措施来降温避暑。尤其是要合理使用空调,室温不要降得过低,保持在27℃至28℃为宜。洗澡水温不宜过低,以防感冒诱发血压突然升高。补充水分最好是白开水或含盐不超过1%的低浓度盐水,而且要养成经常少量多次饮水的好习惯。
只要血压没有过分降低,仍要维持原有降压药物剂量,不可草率减药或停药,以防血压反弹。如遇到特殊情况应咨询医生,由医生根据患者血压情况来调整用药剂量。此外,降压不要一刀切地要求降到“正常”水平,要考虑自己的年龄及合并疾病情况,并不是“越低越好”。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或合并有心脑肾疾病,轻度偏高的血压反而有利于内脏器官的血液供应。
一些患者喜欢食疗,但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也得辩证对待。高血压患者夏季多呈现为肝火型、气虚型和痰湿型三类,如有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睡眠较差、急躁易怒、舌苔增厚等情况,那就属于肝火型,要适量多吃清肝泻热的食物,如苦瓜、苦菜、西红柿、绿豆、芹菜、油菜、丝瓜、李子、青梅、山楂等;如有身体乏力,懒得动,动则气短,大便不通或大便溏泻,舌质淡、舌苔薄白等情况,那就属于气虚型,饮食上应多吃一些有健脾益气功效的食物,如扁豆、高粱米、薏米、荞麦、栗子、莲子、芡实、山药、大枣、南瓜等;如身体偏胖,伴有食欲不振、肚胀腹泻、舌苔厚腻、容易疲劳、睡眠质量不高等情况,那就属于痰湿型,要适量多吃健脾化痰的食物,如薏米、扁豆、陈皮、砂仁、赤小豆、山药、薏苡仁、芡实、萝卜等。 (杨超 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