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唐山:开平公安分局攻克"2002·7·17"杀人积案
发布时间:2013/8/17 14:04:03 | 人感兴趣

万里追凶十一年

开平公安分局攻克“2002·7·17”杀人积案

  专稿 戈壁、荒漠从车窗外掠过,西域风光寂寥而苍凉。列车自乌鲁木齐开出,一路向东。

  漫长的旅途在一个古稀老人低沉、缓慢的述说中开始,同车旅客很难看出,这是一名被追捕了11年的命案嫌凶,而在他身边的是3名公安刑警。他杀人作案是在11年前的7月17日,被警方抓获是在今年的7月17日。

  血案

  2002年7月17日晚,一名妇女被杀,开平区栗园镇尤各庄村一出租院落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盛夏的夜晚潮湿、闷热,出租院里传来的呼救声真切而惊悚。附近一位居民循声赶来,发现院门紧闭,里面又变得悄无声息。疑惑之中,他拍打门环欲探个究竟。里面传来一名男子的应声:“等一下,我去拿钥匙开门。”

  这位村民听得出,应声的是院子的租住人齐大夫。齐大夫60多岁,擅长扎针灸,四外八庄的一些村民有了小毛病都爱来找他。

  久久不见齐大夫开门,这位村民越想越不对劲儿,便叫来左邻右舍。大家进屋后发现了骇人的一幕——血泊之中卧着一具女尸。

  开平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接到报警立即组织警力对现场展开勘查:死者身中数刀,系失血性休克死亡。民警还提取了一把沾着血迹的菜刀,应为杀人凶器。

  现场有村民认出,死者是邻村人,经常找齐大夫看病。此时,齐大夫已不见踪影,民警认定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分局当即部署警力在各主要出入口和市区车站盘查、布控,却未发现齐某的踪影。

  调查

  2002年7月22日,66岁的齐某因涉嫌故意杀人被开平公安分局网上追逃。

  为查明齐某的真实身份,当时的专案组根据零散线索先后赶往丰润区和遵化市等地调查。初步查明,齐某1936年1月出生,户籍地为丰润区左家坞镇左家坞村。但是,村里绝大部分居民对其毫无印象。遍访村中老人,有人依稀记得,齐家早年便搬离此地,去了遵化。

  顺此线索,民警又到遵化查访,几经辗转,找到了此地唯一与齐某有亲缘关系的表弟。据其表弟提供,齐某曾在监狱服刑多年,上世纪80年代末出狱,一段时间在遵化以行医为生,其间与自己联系不多,只知道他后来去了开平。从此,他再也没有见过齐某。

  根据齐某曾在监狱服刑的线索,民警走访了唐山市有关部门,透过发黄的档案,齐某一段特殊的人生履历终于展现开来。齐某曾先后在丰润和遵化读书,后来到新疆一所测绘学校上学。在新疆期间,偷越国境进入前苏联,即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境内。作为一名偷渡者,他在异国以卖水果为生。一次,因和当地居民发生冲突被警方拘留。在拘留所的日子他饱尝“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凄苦,直到有一天,一名前苏联军官出现在他面前,而这名军官又来自一个曾令世界为之胆寒的组织——克格勃。此后,他在克格勃接受了严格的特工训练,之后从东北进入国境,负责收集中国情报。然而,就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反特电影中的情节一样,他的行迹没有躲过公安机关警惕的眼睛。上世纪70年代,他因间谍罪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突破

  10余年来,开平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为追捕齐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齐某的反侦查能力极强。

  时光流逝,转眼到了2013年,“2002·7·17”杀人积案已经压了开平公安分局近11年。4月,全市春季严打整治行动又拉开新一轮追逃攻势,开平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陆伟要求刑侦大队将命案积案的侦破与现行命案置于同等位置,咬住目标,强力攻坚。

  副局长刘欣与刑侦大队逐案“会诊”后,将追捕齐某列为重中之重。刑侦大队责成副大队长杨志刚、探长赵金伟、刑警刘治国专攻此案。在梳理了多年来追捕齐某的各种资料后,他们将工作重心放在了遵化市。因为,齐某出狱后曾在这里租房生活一年有余,一些人认识他,可能了解一些情况。

  那段时间,3名民警驱车往返于开平和遵化之间,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大量走访,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见过齐某的知情人。

  据此人回忆,那是2008年的一天,他在街上看见一个有些熟悉的背影。跟上去仔细一看,正是多年未见的齐某。他原来和齐某很熟,也知道他进过监狱,就搞了个恶作剧。他突然用手指顶住齐某的后腰,低声说道:“别动,公安局的。”齐某先是一愣,继而满脸惊骇地扭过头来,见是故人,非但没有丝毫亲热,反而猛地转身奔向路边一个公厕,还边跑边说:“我先方便一下。”

  这位熟人在外边等了老半天,也不见齐某出来。疑惑之际,一辆拉脚儿的两轮摩托车从公厕前驶过。齐某一下窜了出来,敏捷地跨上摩托车后座,绝尘而去。从此,这位熟人再也没有见过这个72岁的老者。

  这是案发6年后齐某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也是警方获取的一条最有价值的线索。据目击者反映,当时齐某两手空空,正不紧不慢地在街头信步。民警据此推断:他不应是路过或者短暂停留,而应该是住在遵化。

  可他当时住在哪里呢?

  抓捕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第二天一早,杨志刚等3人再一次赶往遵化,直奔当地救助站。经过一夜的分析,他们认为齐某唯一的居住地就是救助站。

  在此,他们获悉:几年前,内蒙古宁城县救助站把一个叫“李明”的老人送返到遵化市救助站,而“李明”与齐某年龄相仿。他来时腿脚有病,后来渐渐康复。但此人早已离开,具体去向不明。

  好不容易查到的线索又中断了,近11年的努力似乎又要归零。失望之余,民警思索着齐某可能的去向。一个77岁且腿部疾病容易复发的老人能在哪里生存呢?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如果他在世,还得去救助站。

  民政救助系统的信息共享帮了民警的大忙。经查询,民警发现在新疆乌鲁木齐救助中心仁和养老院有一个“李明”,而且与齐某年龄相当。

  开平公安分局随即向当地警方发出协查通报。不久,当地警方将“李明”的照片传送过来。经过遵化市救助站部分在职、退休人员及认识齐某的人辨认,确定“李明”就是齐某。

  7月15日,由市公安刑警支队命案大队副大队长杜志辉,开平公安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杨志刚、中队长郭炳刚组成的追捕组远赴乌鲁木齐。

  7月17日,在犯罪嫌疑人齐某开平杀人整整11年后,抓捕组出现在他面前。

  随着齐某的落网,“2002·7·17”杀人积案终于水落石出。据其交待,他在开平区栗园镇尤各庄村租房开针灸门诊期间,邻村的被害人经常来此看病,两人渐渐熟识。

  2002年7月17日晚,被害人向齐某要路费,想去监狱探望服刑的丈夫,齐某拒绝。二人由此发生争吵,继而厮打。齐某盛怒之下,抄起菜刀对其猛砍。见被害人倒地,齐某去冲洗手上的血迹。

  这时,被害人挣扎起身并大声呼救,齐某唯恐罪行暴露,竟将手指从刀口插入被害人脖子,将其气管扯出,被害人当即气绝身亡。

  闻听院外传来敲门声,齐某应付一声后冲进卧室,从枕头内取出他平日积攒的5000元钱,从后院越墙而逃。他连夜从开平逃到遵化,短暂停留后经承德坝上逃往内蒙古,从此化名“李明”以针灸谋生。

  年龄不饶人。他的腿部疾病让他被迫走进宁城县救助站求援,宁城救助站将其送返遵化。本来,他以为在遵化救助站可以颐养天年。不料想,偶尔的一次外出让他在街头遇到了熟人,他不得不再次踏上逃亡之旅。因有早年的生活经验,他这一次选择了新疆。当腿脚越来越不灵便后,走投无路的他只好进了乌鲁木齐救助中心仁和养老院。

  11年后的7月19日,齐某在民警的搀扶下走下警车,再次踏上了开平这片土地。

  (方雪静 魏伟)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2 19:22:03,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