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不移“公仆心”
—记路北区乔屯街道党工委书记魏桂金

专稿(本报记者张磊通讯员于建雷张玉垒)“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这是路北区乔屯街道党工委书记魏桂金的奋斗目标,也是他的人生准则。在这个信念的指引下,魏桂金身体力行,用心诠释“送炭入柴门、甘为孺子牛”的人民公仆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打造现代化街区
魏桂金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个街道党工委书记,我必须勇于担当,努力把乔屯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现代化街区。”
魏桂金的“第一刀”砍向了生态环境。他不止一次地对街道广大干部群众说,如果投资者看到的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来的时候是“外商”,走的时候是“内伤”,这样的生态环境,如何吸引投资?又如何能够留住客商?为了彻底将生态环境整治到位,魏桂金身先士卒,带领全街道党员干部一遍一遍整治“五乱”“五小行业”和市场,使街区面貌大为改善,慢慢地,一个环境优美的乔屯街道呈现在了人们眼前。
魏桂金深知发展环境对招商引资的重要性。在他的带动下,全街工作人员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启新1889项目单位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无法办理相关手续,项目一度陷入停工状态,企业心急如焚,魏桂金四处奔走,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环境好了,王府井百货、在水一方水下摄影、冀东艺术品拍卖行等商企竞相落户乔屯。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强势拉动下,今年上半年,乔屯街道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完成2.05亿元和3218万元,分别完成计划任务的103.4%和108.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9亿元;引进市外资金1.1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00%。
一心为民着想
民生工作是一项琐碎又精细的工作。任党工委书记以来,魏桂金坚持每天早晨7点准时到单位,然后去各社区走访,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层动态,热心相待、真心相助每位有需求的百姓。
由于乔屯街道旧小区多,孤寡老人、残疾人较多,民生工作极为繁杂。身为“父母官”,魏桂金先后在草场街、西山楼等社区打造了多个服务品牌,组织378名党员志愿者深入孤寡老人、残疾老人家中帮扶,真正让他们过上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幸福晚年生活。另外,他还组织实施了“红黄绿”就业援助机制,让全街道始终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
在“会英大锅宴”后厨,王佳丽正在包着饺子。她于2009年下岗,被社区列入消除零就业家庭的援助范围,街道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找上门来帮她登记,并进行就业培训,使她顺利在“会英大锅宴”成了一位面点师。
在草场街社区,有一处休闲场所,群众希望在这儿建一个文化广场。魏桂金了解这一情况后,通过各种途径筹措了10余万元,完善了基础设施,添置了宣传栏,开辟了党建园地、群星闪耀等大家喜闻乐见的板块内容,使党员和居民在活动、娱乐的同时,拓展了知识。
2013年1月,魏桂金受到国务院表彰,荣获“全国先进就业工作者”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