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异地求学 父母迎来“空巢期”
(记者 赵立峰)日前,张女士的孩子启程去外地上大学,面对到来的“空巢期”,张女士觉得一时无法适应。
“三年前,为了方便女儿上学,我们一家在学校旁租了间房子,三年来,女儿就是我生活的全部重心。”张女士告诉记者,陪读的三年,自己的生活简单而有规律。每天早上6点起床,先给女儿做早点,女儿上学后,就去买菜。一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安排女儿的一日三餐和生活起居。做完家务就帮女儿整理笔记,收集资料。每天晚上都是在11点以后,女儿复习完功课吃了夜宵,一切收拾妥当后她才休息。
“陪读的日子简单枯燥,想到女儿,也是咬着牙忍。当时,就想着女儿能早点毕业。可是现在,女儿考上了大学去了外地,我的心一下子像被掏空了。”张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她常常一个人发呆,不知道该干什么。“现在我只盼着‘十一’假期快点来,女儿能早点回家。”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随着孩子到异地求学,一批中年父母留守家中,成了名副其实的“剩爸剩妈”,开始进入他们的“空巢”生活期。孩子在家时,他们以孩子为中心,生活程序化。孩子一走,程序被打乱了,甚至诱发一些家长患上“空巢综合征”,而严重的空巢焦虑甚至会引发家庭危机。对此,有专家建议即将步入“中年空巢”的父母,应在子女离家之前有意识提前过渡,提早规划,拓展社交生活圈,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增进夫妻感情,重温两人世界的浪漫,应尽早从“一切围绕孩子”的观念中摆脱出来。
同时,在异地求学的子女,也要站在父母的角度多为其考虑,学习之余,尽量多与父母联系,给予他们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帮助他们化解“空巢”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