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幼升小”第一天家长揪心孩子淡定

图一依依不舍的家长

图二淡定、自立的学生。记者郑勇摄
专稿(记者田菲菲)9月2日,又一批“幼升小”的孩子们步入小学,开始校园生活,虽然当天天气有些凉,但记者走访发现,不少新生家庭全家总动员护送孩子,并且手机、DV一起出动,记录孩子入学第一天的情形。不过,面对家长的“无微不至”,很多入学“尝鲜”的小朋友反倒觉得父母“太啰嗦”。对此,心理专家呼吁家长放下包袱,多让孩子独立。
家长揪心:
孩子长大了反而更操心了
“儿子,回头拍个照!记得要听老师的话、上课不要乱说话……”2日7时55分许,路北区外国语实验小学祥荣校区门口围满了送孩子上学的一年级新生家长,有的家长拿着手机和DV机,正在给孩子拍照或录影。
李先生的儿子今天第一天上小学,虽然早晨“天气较凉”,但孩子年近70岁的爷爷奶奶都来了,李先生由衷地感慨:“儿子上学,祖孙三代齐到场,现在的孩子实在太幸福了!”记者看到,孩子的爷爷正在校门口细心地帮孙子整理衣服,奶奶一直摸着孙子的头,直到老师允许一年级新生入园,爷爷才肯把一直背在自己肩膀上的书包背在孩子身上。
像李先生这样全家出动送孩子上学的新生家庭不在少数,记者在祥富里小学门口碰到了一位新生的母亲,她说自己上班从不迟到,可今天为了女儿开学,她早就请好了假,“不仅是我,我老公也请假了”。孩子走进校园以后,这位母亲迟迟不愿离去,“也不知道她上课情况怎么样,到底能不能适应,总有些不放心。”
孩子淡定:
家长反复叮嘱太啰嗦
面对家长的揪心,一年级新生反倒淡定许多。记者先后来到路北区外国语实验小学祥荣校区和祥富里小学门口,采访了多名一年级新生,结果发现,大部分孩子一心“尝鲜”,反而觉得父母反复叮嘱太啰嗦了。
“我妈妈昨天给我整理书包时就跟我说了好多,要听老师的话,上课不要吃零食,下课才能上厕所……好啰嗦啊!”6岁男孩小林说,开学第一天是爸爸妈妈一起把他送到学校的。而一位穿粉红色衣服的一年级小女生则相对独立一些,早上是姥姥把她送到学校的,上学路上她跟姥姥执拗半天想自己背书包, “姥姥非要帮我背书包,可我偏不肯,因为老师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干。”
心理专家
新生该培养独立性家长不应随便代劳
“孩子长大了,父母的担忧和操心反而增加了,不过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性是教育孩子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孩子今后成长有极大的影响。”唐山市心理卫生知识培训基地心理督导师孙启亮表示,新生家长应适当放松心态,多让孩子“自己干”,不要替孩子背书包,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里的书本文具等等。总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尊重孩子“独立”的需求,可以让孩子从中获得自信与成就感,孩子日后的成长会因此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