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记者散记:喜见梨树枝头葫芦花
发布时间:2013/9/5 10:11:58 | 人感兴趣

喜见梨树枝头葫芦花

  专稿(记者杨盛东)早上去一所学校,看见一株梨树上长着几朵洁白的葫芦花。这些花,雨后尤其显得素洁娇羞,于是即兴作打油诗一首云《喜见梨树枝头葫芦花》:篱边葫芦谁人栽,一路迤逦上树来。惹得蜂蝶空欢喜,疑是梨花二度开。

  对葫芦的印象,最早来源于一篇儿时学过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课文中写一个人只想收获葫芦而不去及时除去叶子上的害虫,结果小葫芦纷纷枯萎掉在地上。后来我每次见到葫芦,都会想起这篇课文。

  那时家里有三个瓢,大瓢有半个篮球那么大,用来舀水;中瓢有小碗口那么大,也用来舀水;小瓢如皮球大小,用来舀米舀面。炎炎夏日,我在外面跑累了,汗流浃背,回家拿那个大瓢舀半瓢凉水,“咕咚”“咕咚”灌下去,爽!随手把瓢丢在水桶里,瓢在水上漂着,如一艘天然的船在波浪起伏的湖面颠簸,我看得呆了。儿时虽不知道庄子关于乘大瓢以泛江湖的典故,但见瓢在水中摇动,也觉得真是耐看。

  庄子在《逍遥游》中讲了一个故事,惠子从魏王手里得到一粒大葫芦种子,种下后秋天收获了一个硕大的葫芦,但惠子认为它百无一用,一怒之下把它砸烂了。庄子听后深觉惋惜,他对惠子说:“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庄子真是一个浪漫的人,乘大瓢游于江湖,是多么洒脱的事情!当然,他最本质的意思是物皆有所用,我们要把胸襟放得开阔一些。我上大学后读到《逍遥游》时,眼前立即浮现出那个大瓢在水面晃动的画面。现在想,也许是与古人心灵相通吧。我从小见一些东西,便特别有感觉,甚至是似曾相识,有时便怡然入定,神游其中,之后有一枕黄粱之感。

  那个大瓢,在水中浸泡了很多年,也未见损坏。这些年我不大回家,也不知哪一年它杳然无踪了,是坏了吗?我也未问过父母。中瓢直到三五年前还在用,这一两年也消失了。只剩下小瓢,平时在面袋里放着用来舀米舀面,一直在用。

  我看着梨树枝头的葫芦花,还有树枝上挂着的数十个活泼可爱的小葫芦,心里很安静。这些青白色的小亚葫芦,由一个“乒乓球”和一个“大圆枣”组成,中间是细细的腰,用我学生的话来说,“像美人的腰一样细”。

  《水浒传》中林冲接手草料场,老军与他交割诸事时,指着壁上挂的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二三里便有市井。”老军用的便是两头大中间细的大亚葫芦。他把它送给林冲,林冲也就很爱惜它,常常随身携带,冷时喝两口酒暖暖身体。

  看着眼前实景,想着林冲在漫天大雪中,铁枪上挂着酒葫芦大步行走的样子,体会着庄子的话,心中不觉生出“惜福”的念头来。

  惜福的内涵,我想应该包括惜物与惜情两方面的内容。惜物是珍惜人与物之间的缘分,惜情是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惜物是前提,惜情是升华。朱柏庐曾经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日常生活所用之物,归根到底,都是拜太阳和地球所赐。比如那葫芦,从一朵花到长成一个篮球大小,得吸收多少日月精华、天地秀气啊,我们怎能不珍惜它?

  一件尚能穿的旧衬衫,一碗剩饭,一把老椅子,一辆旧自行车,一张只用了一面的纸,一个粉笔头……衣食住行用中所有与我们有缘相遇的细小之物,我们都应该以平等心视之,并倍加珍惜才是。《我要的是葫芦》中的那个人,如果真的得到了葫芦,他会不会珍惜呢?得到,难;珍惜,更难!

  有时,所谓“幸福的生活”要靠积累细小的幸福而获得,是在点点滴滴的惜物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拥有的,而不能过于刻意地、功利十足地去追求。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2 20:50:05,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