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日益完善
(丁晓坤)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以减轻各种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标本兼治,预防为先,综合治理,防灾减灾工作步入了机制完善、运行顺畅、应对有力、保障到位、高效务实的新阶段。
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市、县两级相继成立了减灾委及减灾委办公室,防灾减灾组织架构不断健全。市、县两级将综合性防灾减灾工作列入政府和各涉灾职能部门发展规划,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各企事业单位防灾减灾工作基本实现了分管领导、兼管部门、联络员“三落实”。农村、社区“三网一员”防灾减灾工作体系基本建立,大部分乡镇、街办和社区防灾宣传网、灾情速报网和防灾减灾协理员配备到位。2012年市民政局制定了《唐山市民政局突发重大自然灾害启动规程》,明确了汛期应急准备、灾后应急反应和汛期值班报告制度,建立了救灾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确保灾后应急预案及时启动,快速实施灾害救助。同时,各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也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一个系统连贯、规范明晰、相互衔接的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实施防灾减灾工程及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民政部门救灾网络初步形成,实行了自然灾害信息员制度,主要由市、县、乡、村(居)民政工作人员组成,全市落实灾害信息员5000多人。通过灾害信息员实行了国家新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的灾情直报和询查制度,及时、准确、规范掌握灾情信息,快速为各级决策提供情况,向灾民提供紧急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