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大业我为先
——路北区推进教育工作全面发展综述
专稿(郑丽娜张玉垒)近年来,随着城区面积的不断拓展,坐落于路北的各级各类院校激增至74所,在校学生高达46940人。然而,路北并没有因为学生的激增出现教学停滞的迹象,相反,人们看到的是:
2013年3月,光明实验小学以全省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评估验收;
2013年中考各学科成绩均在全市问鼎,一中上线人数全市前三名的学校被龙华中学、54中学、12中学包揽;
全区唯一高中第十二高级中学今年高考再传捷报,本科上线率、本科上线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二本上线突破百人,上线率24.9%;三本上线198人,上线率49.25%;
全球最大教育集团首个在华项目,瑞思学科英语落户路北;童星幼儿园、东方明珠幼儿园、新东方培训学校、金童培训学校等已发展为全市知名的民办学校;
……
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师风建设,创新特色教学,一幅教育均衡发展的恢弘画卷正在路北尽情铺展!
优先保障教育经费支出
——坚决兑现的郑重承诺
今年3月31日清晨,对路北区扶轮小学而言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全校436名学生,在这个时刻,参加了新校园回迁开学典礼。建筑面积10312平方米的新校园里,教室宽敞明亮,4层的教学楼设施完备,多功能操场平铺塑胶跑道,软硬件设施让家长们交口称赞。
扶轮小学位于铁路楼小区内,由于2011年铁路楼小区征收改造,使用了30年之久的扶轮小学也列入改造计划之列。为此,路北区出资3100万元,在原址上高标准规划建设扶轮小学新校园。
“他们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一位学生家长告诉我们,她家就在铁路楼小区,前年工作组上门动迁时曾对她说, 一定会让孩子们在一年半之内回到新校园。如今,时间刚刚过去1年三个月。
多年来,路北区一直将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向市民承诺优先保障教育经费支出,每年投入的教育经费绝不低于财政总支出的15%。
2012年,这区投入1200万元,进行第五幼儿园改扩建工程;投入920万元,为43所学校更新了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投入650万元,完成了世嘉实小、外语实小(梧桐大道校区)校园网验收并接入教育城域网,完成了龙泉中学、30中学计算机教室、录播教室等验收工作,完成了第三期“班班通”设备招投标工作;全区省一级图书馆数量达到51所,全市第一……
今年以来,这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52中、常各庄小学等6所学校正加紧完工,路北实验小学东校区(建华桥)、27中、凤凰示范中学开工建设,马驹桥小学正抓紧整体改造;再次投入3500万元,为30所学校实施基础设施改造,21所学校更新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19所学校铺设塑胶操场……
一笔笔投入,播撒下希望的种子,为了那份郑重的承诺,为了路北学子们的明天。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扑面而来的正气清风
“对学生多一份爱心,少一份偏见,多一份帮助,少一份责备”;“职业道德让人民满意,爱岗敬业让家长满意,教育技能让学生满意,教育质量让社会满意”……走进54中校园,师德警示语如徐徐清风,扑面而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今年以来,路北区教育系统开展了以“促教育行风建设,做人民满意教师”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提升职业道德水平,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
全区3573名教师,参加“读书活动”“五三三教师培训工程”“名师培养”“校长论坛”,拓宽知识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学常规“八不准”》,观看《师德启示录》《师德模范报告会》,谈感想,写体会;争当“路北最美教师”“十佳教师”,展现新时期“有大爱”“有思想”“有方法”的教师新形象。
路北教育系统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邮箱,开通网上投诉,组建百人“路北区师德师风监督员”队伍,组织学生、家长评教,由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组成的监督网络日趋完善。
同时,由纪检部门负责监督学校招生、收费、办学、财务管理等方面行为。言行有失教师形象的,必给予诫勉、警示和处分;有严重失德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者,将依据有关规定,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在教师资格认定、职务聘任和晋升、评优评先、表彰奖励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如今,一种信念深深扎根于校园长及教师们的心中:师德作风建设年活动绝对不是短期表象动作,不是走形式、赶过场,而是长期的、持续的工程。“师德师风建设成为了教师们的一面镜子,我们相信通过师德师风建设,能够改善教师们在思想、作风、纪律、形象等方面的种种不足,打造一支风清气正的教育队伍。”路北区教育局局长姚久满说。
正是以这种信念为支撑,路北教育人牢记责任使命,恪守师德规范,向人民交上了一份又一份满意的答卷。
“全市领先、全省占位”
——让梦想照进现实
2013年,这区深入实施“名师、名校”培育工程,推进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素质教育,大力发展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把路北教育打造成为“全市领先、全省占位”的一块“金字招牌”。
“名师培养”工程是成就这块“金字招牌”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区启动“五三三”教师培训工程,分层次对学校领导、骨干教师、新教师、学科带头人、全体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今年年初,与东北师范大学共建,选派120名优秀教师赴东北师大培训;4月,投资32万元成立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研发展专项基金重点资助课题实验区”,聘请全国中小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中心主任、作文教学专家曾曦教授授课,24所实验校、180多名实验教师及所有学校的骨干教师、教学领导和校长进行了全程学习……
在“名师培养”工程的推动下,这区各条战线上不断涌现出教学英才:在全国英语教学大赛上,祥荣实小的陈艳老师荣获一等奖;光明实小的杜鹃老师荣获“全省教师综合素质大赛特等奖”;全区教师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213项,省级27项,市级105项;
“名校培育”工程是这区教育工作的又一大亮点。这区教研实训中心秉承“以科研促发展、以创新铸特色、以特色创名校”的办学理念,真正形成了路北区“名校大研训”格局。各校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规范化管理,把高效课堂列为义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在课改、课题研究、校本教研上加大投入,全力打造“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的高效课堂。
以路北区唯一一所区属高中——唐山第十二高级中学为例,该校充分发挥体育、音乐、美术等特长专业优势,确立了一条零起点培养特长生、创办特色学校的发展壮大之路。近年来,该校向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二本运动员88名,荣获“唐山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称号;近50幅学生美术作品在人民大会堂展出;2012年,该校与加拿大音乐学院成功对接,成为加拿大多伦多音乐学院的生源校。
唐山一幼、四幼、五幼成为家长们托管孩子的“放心地”;路北实小、祥荣实小、光明实小成为孩子梦想的校园;54中学、龙泉中学、唐山12中学、冀东中学等中学,凭着全面发展的学生素质、优秀的中考成绩成为唐山一中的重要生源校;唐山一职专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成功与路北区“六大园区”对接,成为路北技术人才的输出地,学生就业率达10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投入的持续加大、师德师风的建设热潮、名师名校的培养工程,正在把路北教育“全市领先、全省占位”的梦想化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