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时光
专稿记者(杨盛东)那天晚上,身体不适,早早躺下,但睡不着,于是听到妻子和儿子在另一个屋子里絮语。刚刚开学的孩子说:妈妈,某某根本就不适合旅游,她走不动了,“哇”地一声就号啕大哭起来;妈妈,我遇到以前的李老师了,她问起几个老同学的情况,我告诉她某某还是很“暴力”,某某没怎么长个儿;妈妈,上学期谁喜欢谁了,这学期谁又喜欢谁了……经过两个月的别离,孩子们相逢后互相发布许多“资讯”,当然有说不完的内容,妻子想插一句话都难。
我忍不住悄悄乐起来。这样的时光,窗外是淅沥的秋雨,屋里是温暖的亲情,人间的幸福,可不就是这样的么?前些天,妻子感慨说,孩子长得太快了,个子已经快赶上她了。暑假里,母子俩先后去过内蒙古草原,去过北京,去过海边,去过山村,玩得非常尽兴。妻子的目的很简单,让孩子多多见识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更重要的是,多创造一些陪孩子一起成长的美好时光。她怕到了中学,孩子出去玩儿的机会就少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其实也在不露声色地引导他,只是不如妻子更具有惜福的理念。比如,刘欢唱“大河向东流”,我偏偏唱成“大河向西流”,其实在培养他的求异思维与联想能力,现在他读书总喜欢学以致用;3年前,我把2008年花3000多元买的相机让他随意玩儿,现在他爱上了“拍电影”,自己写台词,从网上买来刘、关、张和赵云的兵器,还有各种胡子,热衷于与几个朋友拍《三国演义》;我平时喜欢写些日记,他一过来,我故意试图遮挡住不让他看,他偏偏要看,其实我在告诉他,生活里面有很多可以写的有趣的事情,要学会从平淡生活中发现人生的趣味,品味生活的情趣……
孩子明白学以致用的好处后,一个明显标志是头脑里储存了一大堆词汇和道理准备着来和我们俩争论,于是我们时常被他问得哑口无言;他爱上拍电影的代价,是相机被他摔坏了N次,前后已经花了上千元来修,前不久他又把装电池的盖子摔坏了,这次拿去修,维修部的人一登记型号就说,怎么你们的又坏了?可是这次没法修了,因为他们没有件儿。孩子写东西不发愁,但也养成了看我日记的习惯。有一次,我在日记文档里写了一段话,开头一句是“看着孩子像猪一样哼哼着大口吃着米饭”。正好他走了过来,说:“老爸,你又在写啥,我看看。”这次我真的不想让他看,于是急忙遮挡,他力气越来越大,搬开我的手臂,看了一眼,正好是这句,恼了,说:“爸,你竟然写我像猪一样吃饭?赶紧删了!”边说边冲上来抢电脑,我只好把整段都删掉了,现在后面是什么内容,我也忘了,也只记得这么一句,好像《隋唐演义》里程咬金半夜练斧子,刚练了三招半,被尤俊达一声叫好给打断了思路。
但我做的,还远远不够,远远不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许多事情我都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引导得很不到位,甚至完全是粗放管理,半放养的结果就是他对一些问题有糊涂的理解。一天早上,在拿伞的问题上,妻子与他发生了争执。妻子让他拿一把小伞,他嫌太小,说是一二年级的孩子用的,他用了会被人笑话;妻子又给他找了一把粉色的大伞,他又嫌颜色太艳,觉得不是男孩子应该用的,这么争论着,眼瞅着就迟到了,把妻子气得火冒三丈,又徒唤奈何。在穿衣问题上也一样,这个不好看,那个不搭配,一个“傻”孩子终于开始觉醒了。
前些天,我们一家三口在一个炒小龙虾的大排档吃饭,对面坐着一对50余岁的夫妻,他们对我们的胖儿子非常感兴趣,不停地跟他攀谈。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他们的儿子跟我们的儿子长得有点像,也挺胖,只是他们的儿子在英国读书呢,已经一年没回国了,倍觉寂寞的他们实在是想念他。现在他们看到我儿子,想起了自己儿子小时候的样子,于是聊以寄托情思。年轻些的父母,请好好珍惜与孩子朝夕相处共同成长的岁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