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曹妃甸区简介
专稿 曹妃甸区位于唐山市南部沿海,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位置,总面积19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万人,是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窗口、环渤海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科学发展示范区。
当前,以曹妃甸为龙头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正在深入实施,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曹妃甸既沿渤海、又临京津,后发优势将进一步凸显。特别是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拥有了国内其他临港开发区不能综合具备的七大优势,具备了乘势而上、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是港口资源优势。曹妃甸港口资源得天独厚,岛前深槽水深36米,为渤海最深点,并有一条水深27米的天然水道直通黄海,常年不冻不淤,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4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钻石级港址。曹妃甸拥有69.5公里的可利用海岸线,规划泊位260多个,年设计吞吐能力超过5亿吨,建成后可跻身世界大港行列,2013年截止到7月,曹妃甸港区吞吐量为1.2亿吨,预计全年吞吐量达到2.3亿吨。
二是燃气资源优势。曹妃甸区域内天然气储量达57亿立方米以上;由中国石油集团建设、即将完工的液化天然气(LNG)码头,年接卸能力在1000万吨以上。丰富的燃气资源,既能保障企业用气需求,又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产业聚集提供了清洁的燃料能源。
三是电力优势。按照国家批复的产业规划,曹妃甸可以建设总装机容量4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并正在申请企业直供电试点,这将会进一步降低耗电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经济效益。
四是土地优势。曹妃甸拥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滩涂,大规模开发建设不需占用耕地,可为临港产业发展和城市开发建设提供广阔空间,且价格优势明显。
五是税收优势。为支持曹妃甸开发建设,河北省和唐山市给予了曹妃甸四税“定额分享、超收全返”和税费全返的财税优惠政策。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些特殊的税收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六是综合保税区优势。曹妃甸综合保税区是河北省第一个保税区。按国务院批复意见,享受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同样的各项优惠政策,适用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现行的特殊政策,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税收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
七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2013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曹妃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近年来全国首个以新设方式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入区企业可享受税收、进出口、信贷方面等国家级优惠政策,为产业聚集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曹妃甸的开发建设自2003年正式拉开大幕,已累计投入3000多亿元,各项规划体系日趋健全,水、电、路、讯、气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综合性深水大港初具规模,主导产业加速聚集,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港产城协调互动的科学发展新局面,截止到2013年1月,区内实施续建和新开工项目101项,总投资1867.5亿元。其中,汇鑫嘉德等6个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或即将完工;河钢焊管、河南龙成、海清源水处理等53个项目开工建设。特别是事关曹妃甸未来发展的19个重大产业支撑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矿石码头三期、多用途泊位等项目已具备投产条件;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等8个项目已开工建设;中石化曹妃甸千万吨炼油和华润二期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展前期工作,首钢二期和海水淡化进京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
建设新型工业化基地,重点发展七大产业园区。把曹妃甸工业区范围内的港口物流、钢铁电力、化学工业、装备制造、综合保税、新兴产业、中日生态园等七大产业园区作为曹妃甸开发建设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打造现代化新型滨海城市。按照统一规划、功能互补、组团开发、错位发展的思路,构筑临港商务区、曹妃甸城区、唐山湾生态城、南堡经济开发区四大城市板块。其中,着力发展21.42平方公里的临港商务区,为曹妃甸工业区企业和居民提供生产生活配套服务。目前,已基本具备食宿、购物、医疗、教育、金融、商务等城市服务功能。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挖掘、利用丰富的湿地、海岛、农业等资源,实施双龙河生态示范基地、龙岛旅游休闲胜地、广泛市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等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提升项目,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招商电话:0315——8820656、88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