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勃勃的唐山港京唐港区
唐山港京唐港区位于唐山市东南80公里,东距秦皇岛港64海里,西距天津港70海里,距唐山港曹妃甸港区33海里,是京津冀港口中距渤海湾出口最近之点,是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拟建的“北方大港”港址。根据《唐山港总体规划》,京唐港区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6个港池,逐步形成集装箱码头作业区、液体散货作业区、干散货作业区、杂货码头作业区、通用散杂货码头作业区、综合物流区等6个功能区及远景预留发展区。规划自然岸线长度19公里,岸线总长45公里,可建设各类泊位近150个,到目前为止,这里已经开发利用的岸线8.145公里,占可开发利用岸线的18%,唐山港京唐港区发展空间巨大。
京唐港区1989年8月开工建设,是唐山市最早开发建设的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目前,京唐港区已建成一、二港池全部及三、四、五港池部分泊位,有件杂、散杂、多用途、集装箱、矿石专用、煤炭专用、水泥专用、纯碱专用、液化品专用及通用散货等1.5~20万吨级泊位33座,年设计通过能力10868万吨/集装箱20万TEU;码头等级达到20万吨级,航道等级达到20万吨级;建成各类货物堆场700多万平方米。已形成了港口、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为主十分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除对接直接腹地唐山外,服务范围已覆盖华北、西北广大地区,水路通达50多个国家(地区)、120多个港口,形成了面向世界五大洲的便捷运输网络。
京唐港区是河北目前货种最多、综合性发展特征最显著的港口,主要货种有煤炭、矿石、钢铁、集装箱、原盐、水泥、粮食、机械设备、汽车、木材、液化产品等。自1992年国内通航、1993年国际通航以来,港口运营生产一年一大步,两年一跨越,三年一个新局面,特别是“十一五”期间,货物吞吐量呈高速递增态势,2009年在经济危机背景下,京唐港区货物吞吐量逆势而上一举突破亿吨大关,2012年完成1.7亿吨,同比增长23.6%,超全国沿海港口平均增幅16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实现了5年翻一番,在全国沿海港口排名第13位,为唐山港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7位作出积极贡献。2013年上半年,全港区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9277万吨,同比增长15.6%,其中主要货种,煤炭运量完成4805万吨,同比增长18.5%;钢铁运量完成886万吨,同比增长14.5%;矿石运量完成2757万吨,同比增长4.6%;集装箱运量完成24.1万TEU,同比增长82.6%,占河北港口集装箱总运量的44%,展示出京唐港在河北港口集装箱运输中率先发展的气势和活力。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主导京唐港区建设发展的大型上市港口企业集团,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最具成长性企业”、全国“交通百强企业”、全国“电煤运输先进单位”、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中国诚信企业、全国文明诚信示范单位、建党90周年全国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状、河北省先进集体、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重质量守信誉单位、河北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振兴唐山先进单位、唐山市模范职工之家等多项殊荣。
“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建港投资123亿元,新建生产泊位14个,新增港口通过能力7580万吨/集装箱90万TEU。到“十二五”末,与“十一五”相比,实现货物吞吐量、建港投资、公司资产、利润“四个翻番”的总目标。
新的目标和新的历史形势下,唐山港集团将以科学发展为统揽,抢抓《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市政府加快沿海开发建设的新机遇,围绕服务腹地经济发展,围绕港口功能调整主线,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完善设施,提升能力,着力打造港口装卸、港口集装箱、港口物流、港口金融“四大业务板块”建设,完善物流服务,搞好资本运营,发展产业链经济,加快推进京唐港区专业化、深水化、集装箱化、园区化、生态化战略转型升级,建设物流港口、数字港口、金融港口、低碳港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港口,加快综合型国际化大港建设步伐,努力发挥好京唐港区的龙头带动作用,为腹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