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唐山晚报记者探访稻蟹混养立体种养殖模式
发布时间:2013/9/22 9:54:01 | 人感兴趣

记者探访稻蟹混养立体种养殖模式

水稻田里“种”螃蟹 稻香蟹肥人欢笑

  专稿  (孟令勇刘珲)对于食客们来说,河蟹绝对算得上是美味珍馔;而对于养蟹人来说,河蟹丰收则是他们一年辛勤汗水的回报。中秋时节,正是河蟹丰收时,记者来到丰南区,探访这里的稻蟹混养立体种养殖模式,看稻香蟹肥人欢笑。

  金风拂面,稻谷飘香,中秋前后正是河蟹旺销的时节。傍晚,柳树瞿阝镇老铺村稻蟹混养大户刘记胜哼着小曲,来到自己承包的稻田等待螃蟹上岸。一会儿工夫,随着水塘边泛起片片气泡,一只只个儿大肚肥的河蟹挥舞着螯钳竞相爬上了堤岸。螃蟹一般在天儿晚些时候上岸找吃的,刘记胜挑拣蟹群中个头较大的扔进蟹篓,脸上绽放着笑容。

  刘记胜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稻田养蟹大户。今年,他承包了180亩稻田,加上稻田旁4000平方米的环沟,都用来稻蟹混养。稻蟹混养成本较大,包括土地承包费、蟹苗成本、人工工时费、水电等开销在内,到现在已经投入近30万元。为了确保河蟹健康生长,他24小时不离稻田,甚至将家搬进稻田旁的铁皮房中,别人尚在梦乡时,他就早早地起身,打着手电观察螃蟹进食和生长情况。

  虽说稻蟹混养劳心费神,可刘记胜告诉记者,受这份儿累绝对值。用他的话说,稻蟹混养可是“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的立体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稻蟹混养最大的好处就是利用水稻与螃蟹之间的生态关系,让两者互利互惠。螃蟹生长要褪壳,褪一次就长大一圈儿,稻田里的河蟹借助水稻根茎的摩擦刺激,一年能多褪好几次壳,个头比普通池塘养殖的螃蟹要大,加上螃蟹以田间的害虫为食,味道也更鲜美;病虫害少了,水稻自然长得好,还有关键一点就是可以减少水稻农药喷洒和螃蟹饲料喂食,培育出绿色无污染的“稻田蟹”“蟹田稻”。

  辛勤汗水总能换来丰厚回报。随着螃蟹市场行情年年上涨,刘记胜的腰包也鼓了起来。他经验丰富,养殖的螃蟹到收获时,重量可以增长到放苗时的5倍,按批发价1公斤40元算,加上水稻总收入能够达到50万元左右。但他并不满足,准备明年将养殖规模扩大到300亩。

  老铺村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发展空间广阔。近年来,该村紧紧依托并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村民收入逐年提高。今年,该村仅从事稻蟹混养的就有50户,面积2500亩,按水稻、河蟹每亩纯收入500元和300元计算,仅此一项就能收入200万元。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2 22:24:28,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