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梦想之光
—唐山市群众艺术馆强化基层服务工作纪实

专稿(本报记者王昊)此起彼伏的二胡声,从唐山市群艺馆的培训室内传出,这是群艺馆免费为民乐爱好者开设的培训班。今年,唐山市群艺馆为市民开设的舞蹈、戏曲、评剧、皮影等培训班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积极参与,而遍布我市的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更为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了保障,切实丰富了市民的文化需求。
近年来,唐山市群艺馆在市文广新局的领导下,积极践行“文化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通过一场场演出活动、一次次文化展演等形式,为百姓打造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平台,真正让群众成为了舞台上的主角,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不断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了我市群众文化生活欣欣向荣的风貌。
志愿服务贴近百姓
“我们的文化志愿者团队共拥有47支队伍,总人数近3000人。今年上半年,共组织社区文化志愿者活动98场。”唐山市群艺馆艺术活动中心主任赵学强,为记者列出了一组数字,通过数字他向记者介绍,每次组织志愿者们走进军营、厂矿、敬老院、学校等地,都会受到热烈欢迎,而且志愿者们走进养老院,为老人们端上一杯茶,清唱一首歌曲,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幸福的生活,更看到了群众对于文化活动的渴求。
由于群艺馆组织的文化活动,完全是义务行为,所以这就需要文化志愿者的积极参与,而经常在群艺馆活动的文化群体,主要以退休职工为主,他们的年龄普遍偏高,但每次接到演出通知后,大家都是积极参加毫无怨言。“我记得去年春节前,赴武警部队演出,室外温度零下五六度,舞蹈队的阿姨们平均年龄都60岁了,穿着单薄的演出服,极其认真地完成了整场演出。”赵学强对文化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赞不绝口,他经常与志愿者赴基层演出,每一次他都被志愿者们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为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体现文化引领作用,市群艺馆利用文化志愿者资源,举办的雷锋我们永远的榜样暨纪念毛泽东发表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文艺演出、缅怀革命先烈民族音乐会、“庆五一、迎五四”唐山文化志愿者中心与部队合办联欢会等活动,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近期,文化志愿者们还将走进工地,慰问农民工,丰富外地务工者的文化生活。
唐山文化志愿者们,已成为了一束亮丽的文化之光,照耀进了城市的每个角落,点亮了群众心中的文化梦想。
加强培训辅导满足群众需求
基层文化建设关乎百姓精神生活需求,而基层文化的培训辅导更是对群众文化起到了指引性作用。“我与合唱队共同成长,经过大家13年的努力,我们终于登上了全国‘群星奖’的舞台。”张建华刚参加完在广东中山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合唱决赛,她作为群众艺术馆艺术中心合唱队队员,没想到本打算退休玩一玩,居然玩到了全国群众文化活动的最高舞台去表演,他们的团队不仅打响了群众艺术馆艺术中心合唱队的品牌,还为唐山人民争了光。
“四年来,我们组织各个社区、文化站、晨练点的骨干力量,定期培训广场舞,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王永利是群艺馆辅导中心主任,在群艺馆已工作了30年,他没想到自己从事的舞蹈专业,在这几年里居然能为全市近万名市民服务。王永利对记者说,他每天晚上去附近广场散步,看到三五成群的市民跳的广场舞,是从他这里传授的,他感到十分欣慰。前不久,王永利与同事们深入到基层一线,认真细致调研广场舞活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编创了《高原蓝》《荷塘月色》两个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舞蹈,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今年上半年,市群艺馆组织力量面向县(市)区文化馆、业余文艺团队指导教师和骨干队员,开展辅导班14期,共培训文艺骨干900余人。现在的群艺馆举办的拉丁舞、戏曲培训、歌曲创作等类别的义务辅导班近20个,均已形成常态化培训模式。
今天,在群艺馆内,经常能听到鼓瑟琴声和悦耳的歌声,很多群众在这里感受到了文化服务的便利,报名参加培训,提升个人素养,已成为众多市民的追求。
树立品牌意识引领基层文化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原创歌曲,丰富多彩的戏曲表演,原汁原味的冀东民歌……自2012年唐山市举行了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以来,唐山百姓在文化生活中又多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每届艺术节上,都会有精品迭出,这些来自基层群众的原创作品,不仅展示出了群众文化的风采,还将群众文化艺术节打造成了唐山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张亮丽名片。
近年来,市群艺馆通过树立“文化唐山戏迷演出月”“彩色周末周周演”“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以及群众艺术节等品牌,提升了群众的文化品位,强化了群众参与意识,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要把群众文化需求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深入基层引领群众文化方向,树立基层群众文化品牌,不断满足百姓需求。”这是群艺馆馆长郭新明,在不定期举行的团队代表座谈会上的感言,每次座谈会上,大家没有架子,每个人畅所欲言,共同的心愿只有一个,就是如何谋划好基层群众文化品牌建设。
群艺馆作为“领头羊”,已在各项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为市民搭建起了文化普及平台,实现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零对接”。
群众文化是文化的家园和坚实的大地,是搏动着原始生命、洋溢着生活气息的田野风景。群艺馆作为连接政府与百姓文化生活的纽带,未来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