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家门口的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3/10/9 9:30:42 | 人感兴趣

家门口的图书馆

  专稿(本报记者闫妍)十月初的傍晚,7点整,丰南金都小区,没等流动图书车停稳,周围就聚集起数十位等候的居民,三四个人几乎同时开始打电话,“图书车来了,快下来!”“你那书还续借不?赶紧的,我先占个座。”工作人员开始安装设备桌椅,孙大妈和陈大妈抢先占了两个板凳坐,见记者一直关注她们,不好意思道:“给外孙女先占上,20多个板凳一会儿就抢没了。”

  6条木质长桌很快被拼装好,十多盏护眼灯投射出温馨的灯光,桌旁的位置被稚嫩的小脑袋占据得满满当当。工作人员把车厢的右侧面掀开来露出整整齐齐的书架,上面摆放着文化、科技、军事、农业、少儿读物等最新书籍3000余册。随着流动图书车前读书选书的人流越来越密集,挂在车尾的小银幕和投影设备适时开始播放热门电影《少年派》。陆陆续续的有小区居民拿着一摞一摞的书本在车头旁的自助借阅机前自助办理借书手续,工作人员们则开始通过笔记本电脑用3G网络与馆内数据系统互联,为读者现场办理借阅证。

  这就是有着“书香丰南动车组”称号的丰南图书馆流动图书车。从2011开始,这辆改装的厢式货车携带着众多文化信息资源,冬春下农村、赶大集,夏秋入社区、进广场,把图书馆直接送到了百姓群众的面前,被誉为“家门口的图书馆”。

  现场:

   “走了全国很多地方,这么便民的图书车还是头一次见。”

  从流动图书车开进丰南金都小区开始,孙大妈家里的电视就几乎成了摆设,“晚上吃完饭家里一人一本书,老头子退休后爱看战争的回忆录和有关农村的书,孙女爱借童话书,姑爷在钢厂上班总让借点电力专业的书。” “我呢,爱看言情小说。”旁边正抱着孩子讲故事的孙大妈女儿抬起头来说,“其实原来家离图书馆不近,平时休息也想不起来带孩子到图书馆。有天我们两口子晚上出来遛弯,发现有流动图书车就停在家门口,兴奋坏了,现在两张借书卡有时候都不够使,家里谁都想着借书,倒不开。”

  在妈妈怀里的妞妞还不太识字,却非要抱着一本厚重的童话书给记者一页一页地翻讲,“这个月她才满5岁,但词汇量挺大的,可以应用很多新鲜的词汇。”退休前是乡村中学语文教师的孙大妈说,“看书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和将来学习写作都会有所帮助。尤其孩子的父母平时忙工作,把孩子都交给老人带,在图书车这儿大部分都是父母给孩子讲故事书,这也是父母与孩子难得的交流机会。我今年60岁了,我也上网,可我还是觉得读纸质书比看电子书要好,这个流动的图书馆给我们这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采访中,记者与离开山东老家在外打工近10年的王树勤攀谈起来,“走了全国很多地方,这么便民的图书车还是头一次见。”王树勤告诉记者,他当初发现流动图书车的时候还闹了出笑话。”

  “那时我看车上书的种类挺全以为是卖书的,就问工作人员书咋卖,多少钱一本,工作人员说不卖可以借,我又问,那多少钱一本才借,人家回答说免费,我心想咋可能呢?”现在,王树勤不仅和工友们拥有了多张借阅卡,还对流动图书车的出勤规律特别清楚,“图书车一般每周进社区4次,4个社区循环。我觉得图书车的服务时段选的特别好,正好是大家白天忙完了,傍晚吃完饭休闲的时间。像今天是星期三就在金都小区,昨天星期二是在银城小区,文化广场那儿一般人最多,夏天的晚上,借书看书连着看电影的人得有上千了。”

  效果:

   “流动的图书车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了解图书馆,开始愿意亲近图书馆。”

  流动图书车所到之处不仅仅散发着幽幽的书香,更弥漫着浓浓的人情味儿。

  “你们啥时候还来呀?明天就得来。”晚上9点左右,流动图书车即将结束在金都小区的行程,6岁的刘耀辉和两个小朋友拽着工作人员董玉稳的手撒着娇,不肯走。“总是有恋恋不舍的小孩和大人不愿意放我们走,”董玉稳说,每次结束都会有小朋友主动地来帮他们收书,而大人们则帮忙收桌椅板凳和设备,“流动的图书车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了解图书馆,开始愿意亲近图书馆。”

  “我可以说是图书馆的老读者了,但前些年工作越来越忙加上很难在图书馆现有的书刊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就很少来图书馆了。但那次在我家楼下的流动图书车上发现,他们有了河北数字资源支持的数字资源服务,可以找到一般在网上很难找到的资料,就再次回到了图书馆,钻进了电子阅览室。”丰南国丰钢铁公司的李绍成说,自从对图书馆有了新的认识后,平时会常带着孩子家人来听一些图书馆举办的教育讲座,参加读书活动。

  “流动图书车的受欢迎程度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丰南图书馆馆长刘大志说,流动图书车第一次搞流动服务,当场就办理借阅证20多个,借阅图书30多册,服务读者四百多人次,无线网络接待资源查询50多人次。两年来,配合流动图书车,丰南图书馆新增办证读者8000多人,持证读者总量达12000多人,平均每天外借图书由2010年的300多册增加到现在的900多册。

  背景:

   “30年,从自行车到动车组,不变的是我们真诚为读者服务的那颗心。”

  1983年,丰南图书馆的流动服务车是一辆加重自行车,图书馆人骑着它送书上门,图书赶集,走遍了全区所有乡镇和大部分村庄;十年后,馆里拥有了一辆松花江双排面包车;2009年,松花江换成了6座的全顺面包车,其服务功能也从单一的图书借阅,扩展为视频播放和电子阅览数字信息;2010年,采用厢式货车改造的新型流动服务车减轻了工作人员的搬运之劳,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全车造价仅相当于大巴客车的三分之一左右。2011年,流动车应用3G网络实现了与馆内服务器连接,还配载了小型自助借还设备,实现了户外流动服务的智能化。

  “从2007年我们就开始利用晚上纳凉时间,在文化广场等地搞流动借阅,那时是传统借阅模式,对想要办借阅证的人进行手工登记,再交上押金,才能将书拿走借阅。”刘大志说,现在流动图书车的读者就像亲自到了图书馆一样,“30年,从自行车到动车组,不变的是我们真诚为读者服务的那颗心。”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3 1:04:48,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