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人 不平凡的爱
——记市综合福利院党支部书记王志君
专稿 (记者 张磊)30年来情洒孤残儿童,为儿童福利事业奋斗半辈子,市综合福利院党支部书记王志君是一个平凡的人,然而她却用自己宝贵的光阴播撒着她不平凡的爱。
院民的“家长”
福利院里几乎都是脆弱的生命,面对这一特殊群体,王志君把自己定位为“母亲”,以母亲般博大的爱,为他们构筑了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为了照顾刚做完手术的孩子,王志君可以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扶着输液瓶,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顾不上吃饭,顾不上回家。为了让脑瘫孩子站起来自己行走,让唇腭裂孩子和正常人一样发音,她帮着孩子蹒跚学步,呀呀学语,逐步使他们趋于正常。当脑瘫孩子迈着稳健的脚步扑过来时,当唇腭裂孩子说出清晰的“妈妈,我爱你”时,一切辛苦都不复存在,幸福的眼泪忍不住涌出她的眼眶。
对于生活在院内的残疾智障人员,王志君付出的也许更多。因为先天性疾病,肢体功能受限,吃喝拉撒均在床上,加上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少,导致他们的性情孤僻,脾气暴躁,为此,王志君经常“受气”。可王志君从不抱怨,而是想尽办法,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找他们聊天,安抚他们的情绪;改善生活环境,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丰富他们的生活;联系医院进行手术矫治,帮他们进行康复训练;定期洗澡、清洁床具,让他们自尊、快乐地生活……慢慢地,残疾智障人员都让王志君弄得“没脾气”了。
在王志君的努力下,院民的尿布疹发生率为零,营养不良率为零,残弃婴成活率达到80%,手术康复率达到了100%,各项指标均位列全省之首,并打出了“亲情育孤”这个河北省优秀服务品牌。
永远的妈妈
“一拜恩人共产党、二拜父母……”接过“儿媳妇”递上来的茶水,王志君幸福洋溢在脸上。新郎小唐是她一手带大的孩子,轻轻摇着他入睡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小唐是先天的唇腭裂,从入住福利院的第一天起,王志君始终陪伴在他的身边,手术矫治、练习发声、联系入学、学习技术、寻找工作,期间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心血。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唐到了成家的年纪,并遇到了自己心爱的女孩。这时,已满30岁的他又找到了王妈妈,“是啊,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内心该是多么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家啊!”王志君责怪自己的“疏忽”。为了让新人有一个稳定的居所,她一次次走进有关部门的办公室。“我是他的妈妈,我不管,谁管!”她的执着让有关领导为之感动。很快,小唐有了一套廉租房当做婚房,王志君亲自为他们操办了婚礼。
近些年来,王志君亲自为5名大龄孤儿操办了婚礼,让他们风风光光地走出福利院,她还多方奔走为近10名大龄孤儿解决了就业问题,为他们的自我生存提供了保障。
知心的大姐
2012年3月的一天晚上,电话响起,“王姨……呜呜……我妈妈脑出血住院了,呜呜……”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的小英的哭声,外出学习的王志君顿时没了睡意,她安慰着孩子,随后立即打电话安排工作人员去医院陪护,并连夜买了火车票赶回唐山。
重症监护室内,看着经过抢救依然昏迷不醒的李大姐,拉着母女二人的手,她动情地说:“孩子,你放心,妈妈的病一定会好起来。大姐,我知道你能听到,你放心,孩子我帮你照顾,只要我在一天,就一定会帮你撑起这个家。”随后,她找到单位商量用工会救助金补助,并带头捐款,缓解这个家庭的燃眉之急。在李大姐住院治疗期间,王志君一有时间就到医院,为病人按按摩,和病人聊聊天。李大姐在住院一周后终于睁开了眼睛,望着这个不断帮助自己的亲人,她眼睛湿润,用肢体和面部表情表达着发自内心的感谢之情。
王志君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是党和政府对她工作的肯定;“河北省三八红旗手”“唐山市道德模范”“十大女杰”是社会对她的评价;而“知心大姐”“十佳母亲”早已成为她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