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今年如何做到招生爆满创新高—无市场需求 专业停办 有企业合作 订单育人
专稿 (记者 赵珺 通讯员 周从军)在河北省高考报名总人数连续五年下降,今年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有2万多招生计划没有完成的严峻形势下,唐山职业技术学院计划招生3200人,实际录取3307人;报到入学3062人,新生实际报到率为92.7%,均创历史新高。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2010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专业设置涵盖13个大类,全日制在校生逾万人,是唐山地区规模最大、专业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动车组技术专业,建设国家及省级精品课8门,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2个、重点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
无市场专业压缩停办,市场需求旺盛专业做大做强。随着我市转方式、调结构的不断深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需的人才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该院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组织专门机构进行调研,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果断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扩大办学规模,把传统优势如护理、财务会计专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近两年经科学论证开设的口腔医学、工程造价等专业都对考生有较大的吸引力。而对那些正在失去市场需求的专业,则压缩规模甚至停办。同时,学院通过认真分析各地区录取数据,着重做好投放比例与招生地生源数量的结合、专业“冷热”程度的结合,合理编制招生计划,科学设置专业批次,加大对口、文科招生比例,最大限度地满足考生第一志愿。
与企业合作订单式育人,培育高技能人才。该院“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决定了他们特别注重实践能力,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过程中,各系部都把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作为第一指向。学院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建立了一批校企合作订单班。形成了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指导校外实践、共同考核与评价学生的育人机制。学院牵头组建唐山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和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建设了20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使学院的教学真正实现了“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的格局,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院如此受广大考生青睐,还离不开良好的人文关怀环境。全院教职员工注重实际,把对大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特别是优先做好解决大学生生活困难和就业帮扶问题。仅2012年度,学院就为家庭贫困学生提供固定勤工助学岗位400多个,发放奖、助、补经费1181.05万元。
学生进得来,更重要的是出得去。学院始终把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每年举办各类型招聘会60余场,就业、创业讲座10多场,使学生面试有准备,创业有思路。学院成为“河北省创业帮扶定点服务机构”“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基地”,全面提升了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质量和水平,获“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