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重视程度不高 银发经济难给力
(记者赵立峰)重阳节将至,草场街的汪华希望在节日送给父母几件可以玩的益智类玩具,可她利用两天时间逛了许多市场也没找到。
汪华介绍说,她的父母三年前就双双退休,爱好不多。她决定给父母买些玩具在家玩。把这个想法告诉母亲后,母亲也很赞同。不过,走访了市内不少玩具店铺和文具店后她发现,根本找不到老年人可以玩的东西。最后只能买了一盒象棋、一盒跳棋,外加一个九连环送给了父母。
“现在过节想送个礼物给父母可真难啊,市场上卖的东西都是老样式,很难让父母满意。”汪华感慨地说。
记者走访街区多家商场发现,跟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火热的促销势头相比,面对重阳节“银发经济”,商场平淡应对,并未专门针对重阳节开展主题促销活动。一商场的楼层负责人对记者坦言:“商场服饰、化妆品等商品定位还是偏向时尚、潮流的中青年更多一些,适合老年人选购的商品并不多。而且老年人的消费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针对重阳节策划大型促销很难有效地拉动消费。”
多年从事商品销售的王经理表示,从近几年的销售情况来看,重阳节和平常没有太大区别。虽然重阳节也针对一些老年用品进行促销,但销量却远远比不上其他节日。目前的现状是,厂家不想做,商家不愿卖,顾客无处买。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商家们普遍认为老年人钱难赚,市场利润太薄,无利可图。另外,老年用品市场面临诸多问题,生产厂家数量少、规模小、品种不全、市场占有率低,除老年保健品销售“一枝独秀”外,其余面向老年人的产品很少,而市场上出售的所谓老年用品恰恰缺乏“老年性”,“银色消费”在市场上不禁黯然失色。而事实上,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和老年节正式入法,“银发市场”实则是一个不错的掘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