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教孩子的那点事(18)
不要过早给孩子贴“标签”
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明明,最近有点烦,不再像往常一样向妈妈讲他和小朋友们的事情了。妈妈一再追问才知道,原来明明在课堂上拿了邻桌的彩笔,被老师和同学们称为“小偷”。
事实上,8岁以下儿童尚没有分清自己和别人东西的能力,由于意识不清,出现“拿东西”情况很正常,这是儿童生理发展水平决定的。明明拿邻桌同学的彩笔,可能只是出于好奇,想拿着玩一下,并没有占为己有的意思。因此对于孩子偶然“偷”走别人东西的做法,不能小题大做,过早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在众人面前道歉会使孩子失去自尊心,产生自卑心理,严重的有可能患上“社交恐怖症”“上学恐惧症”,有的甚至还会发展成为不良行为,影响孩子一生。
因此,父母、老师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老师可私下找孩子谈话,和孩子讲道理,引导孩子把东西还给失主,并进行适当沟通,不要与孩子的品德挂钩;家长也要作心理辅导,了解孩子拿别人东西的动机是什么,可通过减少孩子开支,让孩子自己用零花钱赔偿等方法,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不正确性,下次要避免等等。(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