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旺季新人消费要冷静
(记者赵立峰)很多新人在秋季步入婚姻的殿堂。到婚纱店拍写真和预订婚庆服务被列入日程,然而,由于不少新人没有经验,遇到商家百般忽悠,变相收费,结婚也成了烧钱“噩梦”。
今年26岁的许静原本选了一组3000元的婚纱照套餐,可是经不住“忽悠”,拍完后生生多花了5000元。
许静说:“在影楼,我和老公挑中了价格3000多元的婚纱照套系,当时工作人员还告诉我,我们选的是套餐,不会再多收什么钱了,让我放心。”于是,许静当场交了全款定金。
随后,工作人员带许静去挑照相用的衣服。但影楼里上千套的婚纱礼服,还是将她的计划打乱了。通常情况下,影楼会将礼服分成不同档次,档次越高,价格越贵。许静选择的套系只能排到D档。面对工作人员的劝说,加上各种花哨的婚纱款式的诱惑,一下就把许静给“忽悠”晕了。她临时改变决定,将3000元套系直接升级到了6000元的B档。这样就可以在高档区随心所欲地选择喜欢的婚纱。
在棚拍和外景拍摄全部完成的一周后,许静开始选片。看着电脑里180多张照片,许静又挑花了眼。几轮筛选还剩下70张,张张都让她爱不释手。最后,许静决定加片,于是又多花了2000元。
“反正结婚就这一次,虽然钱花了不少,但花就花了。”明知被商家割肉,但许静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记者了解到,由于攀比心理、爱面子的心理在作怪,以及不少新人认为婚姻“今生仅有这一次”,心里底线被突破。而记者调查发现,在不计算房子、车子和婚礼前期准备等各项花销的前提下,在市区举办一场有点档次的婚礼,至少需要花费10万元。不少新人的婚礼花费远不止这个数字,有不少人追求新奇、独特的婚礼形式,花费更多。
工商部门提醒新人们,婚庆消费要留心细节,尽量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要做到合理消费。
一是了解商家,确认资格。
二是慎重对待广告,多进行比较。
三是签订合同,注意维权。如在拍摄婚纱照前最好与商家签订一份书面合同,把协商好的条款一一列明。
四是消费者应该在消费的同时保持冷静和克制,应合理消费,不要被商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