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所有梦想都开花——走近开滦二中宏志班
专稿(本报记者赵珺通讯员卢锡泽)
莘莘学子梦圆宏志班
全班54名学生,52人高考成绩超过二本分数线,其中38人超一本线,录取院校中不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工大等“985”“211”工程名校。开滦二中2013届宏志班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最后一次考试中又一次完美胜出,延续了前四届宏志班二本率96%以上、一本率67%以上的佳绩。
“三年的时光如流水般逝去,弹指间我已从一个稚嫩的少年成长为坚强的男子汉,是开二为我插上了寻梦的翅膀。”“不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你——让我洒下汗水,走向成熟,收获亲情的开滦二中。”“宏志班大家庭里的时光是我生命中最美的旅程。”“或许在外人看来,宏志班的孩子们只会学习。殊不知,我们的大家庭里永远不缺少快乐,不缺少爱。”毕业之际,学生们纷纷写信表达对母校和宏志班的感激和不舍;教师节,宏志班的任课教师们也都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宏志学子的短信祝福。
优异的考试成绩,良好的班级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源于对学生的尊重。
正视学生的差异性,不拘一格育人才
性格和习惯只有差异,没有优劣。学校要求教师正视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性格、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甚至包容学生的不足,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简单、复杂、甚至怪异,都要多角度思考,全方位解答。
这种尊重还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对普通学生,教师注重培养其思维、解题方式的规范性;对尖子生,则充分尊重其学习习惯和进度,基础性的课上内容听不听、课下作业写不写,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甚至可以自选题目完成。今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单萌说:“学校没有采用其他名校常用的精英教育,而是对每一个同学‘不抛弃,不放弃’,这才有了我们全班的整体进步。”
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的开滦二中校长张定跃说:“教师未必比学生聪明,只是比学生早学习了几年而已。循规蹈矩,只能培养出和自己水平相当或低于自己的学生。”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开滦二中的课堂与众不同,这里自主、开放而平等,提倡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进行提问,师生之间相互讨论。“每讲完一个知识点,我都会特意停顿一下,学生不用举手,可以随意站起来提问。”2013届宏志班班主任郭贵生说,“教给学生的每道题,我都做过很多遍,形成了思维惯性,容易禁锢学生的思路。被动接受远不如自发研究,鼓励学生提问可以开拓思路,往往也让我们老师很长见识。”
不拘一格的课堂培养了风格迥异的人才。考入浙大工科信息实验班的林彦辰注重学习效率,哈工大机械制造专业的李玮迪最爱问问题,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专业的卢天一最爱思考问题,大连理工工商管理专业的刘丽微做题最多,湖南大学张志杰做题最精,重庆大学的张博楠和西南交大的李悦则是心理素质超强的发挥型选手……宏志班54名同学有54种学习方法和习惯。
“制度为经,人文为纬”,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
宏志班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开二教师对学生的倾情付出。带病坚持工作的化学老师苏庆胜,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过学生一节课;生物老师张桂荣,带病一直坚持到离高考还有两个月,在大夫的一再催促下,才不得不进行手术治疗……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敬业?丈夫患病在身,独自照顾儿子和丈夫的英语老师葛丽荣话语朴实:“是责任。照顾好患病的丈夫、教育好儿子,是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上好课、教好书是开二老师对千千万万家庭的责任。”
学校的教师管理理念是:制度为经,人文为纬。打造这样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靠的不单是制度规定,更多的是靠风气。
开滦二中传帮带的历史由来已久。郭贵生2001年刚到学校工作时,认了当时50多岁的数学组备课组长李自文当“师傅”。李老师经验丰富,但备课依然十分认真,一板一眼。准备给学生讲的每一道习题,不管难易,不管做过没做过,他都会在课前重新演算一遍。有一次一个学生问了道题,李老师一时没能回答出来。他对学生说:“这道题我真不会,让我想想。”第二天一早,李老师把工整写好三种详细解题方法的纸交给了学生。
物理高级教师赵无忌在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工作了40多年,常常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多次被评为市级、局级劳动模范,被称为开二的“老黄牛”。因为业务出色,赵老师退休后被学校返聘继续任教。2007年的一天,70多岁的赵老师找到校长说:“我现在戴着眼镜,拿着放大镜也看不见了,实在是教不了了。”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教学岗位。
多年来,高三班主任们大多早晨5点半到校,晚上10点多离校。老师们如果生病了,只要能坚持,就绝不耽误上课。结婚的都选在周末办婚礼,这样周一就能照常上班。
老教师们的优秀品格深深影响了他们身边的青年教师,并代代相传。工作6年的温飞老师成长迅速,问其进步的秘诀,温飞老师发自肺腑地说:“前辈们率先垂范、办事公道、热心相帮,是他们无声的行动和严格的要求激励我不断前行。”
一代代开二人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坚持不懈,探索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逝去的是光阴,不变的是开二人对教育事业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