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记者散记:摆脱诱人的“糖果”
发布时间:2013/10/22 9:14:07 | 人感兴趣

摆脱诱人的“糖果”

  专稿(记者杨盛东)晚饭后,我去楼下的张北超市买瓜子,正赶上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一个小女孩来买东西。

  小女孩三岁左右,梳着小小的俏皮的马尾辫,明亮的大眼睛似两小潭清澈的秋水养在白净的脸上。她一进超市的门,就直奔一排货架,轻车熟路地伸出小手从下方货架上捧起一袋糖,抱在胸前。她妈妈尽量温柔地把那袋糖从她手里夺走,说:“你不能再吃糖了,牙已经吃坏了。”

  小女孩不吭声,也不反抗,装成顺从的样子,趁妈妈转身的时候,又飞快地从货架上拿了一袋糖,抱在胸前,径直来到收银台前。可她没有钱,只是楚楚可怜地瞅着收银员。她妈妈见了,有点生气,边再次把糖夺走,边说:“你这个孩子,咋这么不听话?”这次夺糖的动作有点粗暴。

  小女孩还是不吭声,抬起头——不,仰起头,眼巴巴地瞅着妈妈——她仰头的姿势,很像我们仰望星空的姿势。她妈妈不理会她的神情,正如浩瀚的星空不理会我们的神情。母爱是伟大的,正如星空博大无垠。

  我没再继续观察,拿着瓜子回家了。不知最终小女孩的妈妈是否给她买了糖。我想:应该不会买吧,因为她妈妈深知纵容孩子大量吃糖的害处,应该不会让步。

  每个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有自己喜爱的“糖果”。人的喜好大都出于天性。只是,有些喜好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帮助,而另一些则有害。对那些有害的喜好,就连成年人都往往没有足够强大的毅力来戒除,更何况孩子?

  以我为例。我曾一度沉迷于上网下象棋,最痴迷的时候,从傍晚一直下到后半夜,几乎七八个小时坐在电脑前一动也不动,到后来头都麻木了,完全是凭着感觉在走棋。我暗暗告诫自己不能再玩下去了,但另一个声音却纵容我说:“再玩一局吧,赢了就能达到1800分了。”于是重新开始。可是,偏偏越是急于求成,越走漏招,形势大好的棋竟然输了,心里很郁闷,就再玩……直到有一次,我从电脑椅上站起来,突然感到头晕目眩,险些跌倒,才翻然悔悟,下狠心把这一不良嗜好戒掉了。

  我还有一个不良嗜好就是上网浏览猎奇性的新闻。那些新闻,大都耸人听闻,颇为刺激人的神经,看完一条,就忍不住继续读相关的链接,这样沉溺进去无法自拔,等终于觉得厌倦时,两三个甚至四五个小时的大好时光已经悄然流逝了。而我得到了什么呢?除了短暂的不太健康的猎奇心理得到满足外,只感觉空虚、无聊,甚至是无比的压抑,因为那些新闻实在太变态了。之后往往要用很长的时间来清空这些不健康的信息。通过多次努力,现在,这个不良嗜好也基本上戒掉了。

  成年人摈弃不良喜好尚且如此费力,孩子们没什么辨别是非的能力,又因为不承担什么社会责任而缺少毅力,靠他们自主戒除不良嗜好,就真有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了。但我们绝对不能纵容孩子,任由他们沉溺于不良嗜好之中,越陷越深。就像那个年轻的妈妈一样,不能惯着那个小女孩,她爱吃糖就由着她吃,最后吃成黑黑的残缺不全的虫牙,受罪的还是她自己。

  是的,孩子们有时会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装得非常可怜,他们楚楚可怜的样子很可能会软化大人的态度,让大人做出让步。此时,大人一定要有根,不能轻易动摇,否则,是在害孩子,而不是在成全孩子。须知,长痛不如短痛。

  而大人沉溺于不良嗜好,则往往因为无聊,无所事事。越是无聊,就越想做些无聊的事来打发无聊,其实这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所以,我们要认清自己的社会职责、家庭职责,要努力工作,做有意义的事情,在忙碌而充实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从而把那些不良嗜好彻底戒除。

  糖果当然可以尝一尝,少吃几个,本无大碍。正如一些喜好,只要不过度沉迷,就算不得不良嗜好,上网下两三局棋就坚决退出;有社会意义的新闻,就算耸人听闻,偶尔关注一下,也不是不可以;孩子们接触一下网络,偶尔玩一会儿益智的小游戏,也不必完全禁止,因噎废食,毕竟他们生活在网络时代。只是,一定要掌握好度。

  我祝所有沉溺于不良嗜好的朋友们都能从诱人的“糖果”中挣脱出来,也希望家长们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帮孩子们戒除一些不良嗜好,帮孩子们从诱人的“糖果”中挣脱出来,身心健康地成长。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3 3:08:23,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