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是人的眼泪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张妍) 干涸枯竭的河流,龟裂荒芜的土地,错落有致的空水桶,愁眉不展的面孔,灾区群众正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这就是目前西南地区的真实写照。
一年之际在于春。本该是充满希冀,春耕农忙的好时节,西南地区的人民却被愈演愈烈的旱情驱赶在找水的路上。背水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背水的路越走越远;取水的时间越来越长。旱情面积在扩大,干旱程度在恶化。这个时候有什么能比水更为珍贵呢?警钟早已敲响,缺水,就像人没有血液一样,最终将是一场无法逃脱的死亡。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更是一个用水大国,充足的水资源是人民赖以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据一家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因此,解决用水危机刻不容缓。
数据显示,我国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四分之一。当西南雨量充沛地区百姓用水告急的时候,缺水的北方大众应有怎样的感想?看看我们的身边,多少水资源还在不以为然中悄然流逝!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为人类掀起了低碳环保生活的新篇章。气候带给人类的不总是风和日丽,舒适宜人。越来越多的灾难性天气变化夺走了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在各个国家积极研发节约环保型科技和产品的同时,人类自身应该全身心投入到节约、保护水资源的队伍中。昔日的经验告诉我们,亡羊补牢只能面对惨重的代价。我们必须努力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大力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深化水危机的意识,养成人人爱护水,时时、处处节约水的习惯,培养节约用水视同厚爱子孙的价值理念。
今年的3月22日至28日是第二十三届中国水周。
我们必须拉响节水的警报,全民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每一滴“微不足道”的水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欣赏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放;“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恬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