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企 安企 护企 助企
市检察院突出检察特色优化发展环境
(记者张磊 通讯员刘子珍、张丹丹)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开放创新、转型升级”,把执法办案作为服务大局的根本途径,充分发挥各项职能的复合效应,突出检察特色,全力优化投资环境,服务企业发展。
优化市场环境“亲企”。该院依法处理涉及项目的非法集资、串通投标、侵犯知识产权、商业贿赂等经济犯罪。今年,全市检察机关批捕、起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商业贿赂、侵犯知识产权、合同诈骗、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金融诈骗案件125件162人,努力营造开放优越的市场环境,以“亲企”的实际行动增强发展的竞争力。
优化治安环境“安企”。坚决打击强揽工程、敲诈勒索等侵扰投资建设者的刑事犯罪,严厉打击强迫交易、非法经营、寻衅滋事等黑恶势力犯罪,注重依法化解项目建设涉及的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矛盾纠纷。今年,全市检察机关批捕、起诉侵扰投资建设者的强揽工程、敲诈勒索等刑事犯罪案件17件25人,严厉打击危害项目建设的强迫交易、非法经营、寻衅滋事等黑恶势力犯罪23件52人,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安企”,给在我市的投资者吃了“定心丸”。
优化政务环境“护企”。严肃查办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犯罪。今年,全市检察机关查办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25件46人、失职渎职犯罪案件10件 21人,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护企”,增强我市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优化检务环境“助企”。在认真落实市委政法委明确的涉企案件工作纪律、规范办案行为的基础上,完善预防咨询、预防调查、预防检察建议、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措施。针对跑办项目,建立健全协作配合机制,主动加强与发改委、国资委、财政等部门沟通联系,及时掌握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推进情况;建立与项目业主、行业监管、行政审批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主动提供法律服务,严防公职人员趋利执法、以权谋私,促进项目尽快落地;针对在建项目,建立健全同步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监督纠正违规行为,依法打击发生在招标投标、物资采购、监理验收等重点环节的违法犯罪,净化投资环境,促进项目平安建设。针对建成项目,建立健全蹲点服务机制,加强重点工程工作室建设,零距离协调解决相关诉讼问题和矛盾纠纷,促进项目达产达效。全市检察机关自觉服务重点项目,提出预防咨询300余次、提供查询服务3000余次、提出预防决策建议22件、提出个案检察建议65件,努力营造顺畅便捷的检务环境“助企”,使投资者在检察环节“无障碍”。
市检察院“充分履行检察职能,着力优化唐山发展环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主要领导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市检察院表示,全市检察机关将坚持以“全省领先、全国一流”为总体奋斗目标,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履行职能更到位、服务全局更深入,努力打造在全国堪称一流的检察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