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

上图为10月23日,“侯振国爱心团队”成员正在接受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采样。
专稿(记者李莹王雪漫)一场全国规模最大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近日在河北廊坊霸州市政府前广场举行,1500余人志愿签字的火热场面,让更多人知道了唐山人侯振国和他的爱心团队。几年来,这支爱心团队始终坚持扶危济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爱的奉献”,让人们感受到了大爱无疆、薪火相传的温暖。
唐山人在异乡
点燃爱的火种
侯振国1964年出生在我市丰南区一个工人家庭,曾经亲身经历并感受了唐山大地震夺去亲人生命的巨大悲痛和大灾面前全国人民献给唐山人的大爱。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树立了回报社会的决心,“人在哪里就要把爱心带到哪里”。
2008年,他被聘任为河北廊坊市霸州新利钢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在当年的一次贫困家庭走访中,侯振国了解到一个三口之家为了给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4岁儿子看病,举债无门,侯振国立刻在公司中层干部中发起了募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侯振国爱心团队”成员董会国说,“侯总那天给我打电话问,假如5000元钱可以挽救一条生命,你会不会慷慨地拿出来?我说,当然会。”就这样,一晚上,20名中层干部共捐款12万元,孩子获得了新生。
侯振国说:“通过这件事,我发现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更好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这也成了爱心团队成立的初衷。2009年初,由334名员工组成的“侯振国爱心团队”成立了,5年间,团队成员增长到了1500余人,其中近1200人是唐山人。
无疆大爱
向弱者张开双臂
在廊坊,“侯振国爱心团队”是人尽皆知的慈善“明星”。这群吃苦耐劳的职业劳动者,平均年龄不到40岁,结合自身情况,每月自愿从工资中拿出几十元至上万元用于扶危济困。而随着人数的增加,每月筹集的善款从起初的2万元增长到了每月20余万元。
捐助霸州市信安镇15岁女孩马雪上学,为其患淋巴癌的妈妈资助治疗;资助患有先天性颅喉管瘤的周鑫浩进行手术;为文安县烧伤的贫困母子三人筹集善款;为三河市白血病女研究生赵静捐款…… “侯振国爱心团队”救助的人员在不断增加的同时,救助范围也开始跨越疆界,向更多的弱者张开双臂。5年来,“侯振国爱心团队”累计筹集善款500余万元,救助贫困家庭或个人1200次,使18名大病患者重拾希望。侯振国也先后被评为“河北省三十年儿童慈善先进人物”“河北好人之助人为乐好人”“全国十大关心成长杰出贡献人物”等。
千人签字
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
今年9月17日,再过两天就是中秋节,可19岁的白血病女孩张晶晶却没能等到月圆的一刻,过早地离世了。提到晶晶,团队每个成员都很惋惜。大家的爱心没有留住晶晶,因为一直没有找到能与她成功配型的造血干细胞。
也就是在救助晶晶的过程中,爱心团队成员了解到,我国每年有400多万血液病患者,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新增4万余人,3万多白血病患者因缺乏有效治疗而失去宝贵生命,其中1.8万名是正处于花季的少年儿童,他们每天都在生死线上挣扎,期盼着那万分之一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幸运。为了增加白血病患者生的希望,侯振国发起了大规模的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并与爱心团队成员发出《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倡议书》,联系廊坊红十字会并聘请省内专家为广大职工讲解捐献知识,普及捐献程序。最终,有1500余人签字志愿捐赠造血干细胞。在他们当中,有许多人表示,如果白血病患者需要血小板和其他血液制品,他们将给予无私的配合和支持。
历经5年,“侯振国爱心团队”由最初的一颗爱心火种点燃了越来越多人的爱心,帮助着越来越多需要帮助的人,他们在传递着社会正能量的同时,也不断印证着爱无疆界、恒爱永远的最初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