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丝与土豆丝
专稿(记者杨盛东)中午,妻子炒了一盘姜芽炒肉,虽然是姜芽,但吃起来真是辣,我平时不怕辛辣之物,但吃了几口后觉得有点烧胃,于是暂时不再吃。
晚上,儿子趁我不注意去了厨房,一会儿龇牙咧嘴地冲到我面前,一边大口喝水,一边大叫:“爸,谁炒的姜?我以为是土豆丝,辣死我啦!”
我被逗乐了。原来他是去偷馋,误把姜丝当成了土豆丝。这也不怪他,炒熟了的姜丝与炒熟了的土豆丝,从形状到颜色,都非常类似,乍一看,确实分不太清楚。儿子平素最怕辣,这次误食姜丝,其痛苦之状绝非在作秀。我安慰他说:“男子汉,吃几个姜丝怕啥?”
他紧紧皱着眉,不满地瞅着我,又张开嘴,吐出舌头,倒吸着气。
一些事物就是这样,乍看上去,它温和质朴,如土豆;尝一口,细品味,则辛辣刺激,如姜丝。
一些人,也是这样。
温和也好,辛辣也罢,都各有各的好处。关键是你更喜欢什么口味。若天性喜土豆的平和绵厚,却不小心吃到了辛辣刺激的姜丝,及时把姜丝吐出来,漱漱口就可以了。
同理,我们交朋友,一定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表面上大都温柔敦厚,温婉可人,只有共过事,尤其是涉及利益取舍时,甚至有过利害冲突时,才能判定其品格高下。就如我们面对一道菜,有时分不清是否合自己口味,只有亲口尝一尝,才知是否适合自己。
不慎交了表里不一的小人,恶友,识得其真面目后,及时疏远之,甚至断交,也算亡羊补牢之举。
婚姻确为大事。临大事,需三思而行,交友不慎,可以及时疏远并断交;择偶不慎,虽说这个年代分开也并非难事,但麻烦太多,对彼此尤其是孩子伤害很可能太大,所以,尤其需要三思而行。
顾全大局的人,往往是为他人考虑的人,宁可自己受些苦楚,也试着改变口味,担当自己的选择。
追求个性自由的人,坚决不调适口味,毅然了断一份情义,也无可厚非。
做人做事,双赢是最好的局面;如果不能双赢,宁可自己吃亏,最好不伤害他人,至少少伤害他人,才是我们退而求其次的唯一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