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我与《唐山晚报》长相依
发布时间:2013/11/11 10:29:20 | 人感兴趣

我与《唐山晚报》长相依

  专稿(窦连祥) 说起与《唐山晚报》的缘分,我有说不完的话。从她“孕育”至“降生”,到如今“长大成人”,都有我的足迹。她记录了我作者、读者、征订员、投递员的“四重”身份。

  1993年12月初,我接到了晚报记者安瑞华的一封信函,里面有一份《唐山晚报》创刊的栏目介绍和一份“特约通讯员邀请函”。当时,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当晚就写了几篇稿件寄给报社。1993年12月15日《唐山晚报》开始试刊,我的一篇题为《来点儿结实的如何?》在王伊明编辑的“社会经纬”栏目刊发。伴随着1994年元旦的钟声,《唐山晚报》诞生了。从此,我便与《唐山晚报》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她的一名忠实读者。那时,晚报每周三刊,每当周二、四、六下班,我第一件事就是买份《唐山晚报》,有时候这家报亭还没到,我就迫不及待地赶到另一家报亭去买;如果赶上有事,就委托妻子去买。

  1999年,《唐山晚报》5岁之际,她将版面扩大为4开16版,并投递到户。仅是她的作者和读者还不够,还应该为她做些事情,于是我多了一个身份,成了一名晚报征订员。晚报的信息量增多,“家庭天地”“社会经纬”“群众之声”“衣食住行”“娱乐天地”“健与美”“艺术广场”等版面贴近百姓生活,深受读者的喜爱。我走街串巷敲门征订晚报时,亲身感受到了读者的热情和踊跃。我所在的企业在资金短缺的条件下,还订阅了百余份。2002年企业减员,我临时下岗。作为晚报负责人的庾泽老师,介绍我到小山发行部从事报纸发行工作。如有投递员有事缺勤我就替补上岗,不管风吹雨打日晒确保投递到户。于是,我又体验到了投递员工作的辛苦。晚报创刊至今,经过诸位编辑的扶正润色,我在这块沃土上收获了数百颗果实,并连续多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还数次获“优秀作品奖”。感激之情,委实难以言表。

  如今,《唐山晚报》经过了20年的风风雨雨,其间无论是版面还是风格都发生了变化,我的“特殊”身份也成为了历史。但是,我的读者“身份”永远不变,与她的感情永远不变,作为看着她成长壮大的一名读者,我会一如既往地欣赏她呵护她。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3 5:22:17,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