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靳之林家乡艺术大展(组图)
发布时间:2013/11/13 9:51:08 | 人感兴趣

靳之林家乡艺术大展

 
 
 
 
 
 
 
 
 
 
 
 

  专稿(本报记者赵岩)故乡的路,故乡的树,故乡的玉米地……在靳之林眼中都是那样的别有情趣。回故乡的这条路,靳老不知走了多少遍,但这一次,他带着他的作品,带着他的故乡情,一起回家了。

  “故乡情·中国梦”——靳之林家乡艺术大展正在唐山博物馆展出。这是以故乡为主题的展览,展厅内一幅幅熟悉的场景让唐山市民倍感亲切,南湖的荷塘、建设中的曹妃甸、丰收的玉米地、回家的小路……这些作品还弥漫着浓浓的油彩味道,这都是他近两年的新作。浓烈的色彩,狂放的笔触,旺盛的生命力,这种奔放、激情感染着你,让人感动。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当记者见到85岁高龄的靳之林时,他一脸的和蔼、亲切,质朴得一如农民。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了他那浑厚嗓音之下的雄浑气魄,与他作品传达出的气息,一脉相承。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靳之林以《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和《南泥湾》享誉画坛。大型历史油画《南泥湾》,表现了抗战时期南泥湾大生产气氛下的自然环境和人的精神,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经典之作。此后的肖像油画创作《公社女书记》,也多次在国内不同时期的重要展览中展出,该作品对特殊年代中农村生活的质朴表现,使之成为他另一个重要代表作。

  1973年靳之林在延安安家落户,在那里进行民间剪纸普查时,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美学体系,着迷地进行民间美术的发掘和研究,从而进入到中国本原文化本原哲学与哲学符号图像的研究。在这近20年的理论研究里,靳之林没有动笔搞过创作,这种发掘和研究,却反哺滋养着他今后的艺术创作。于是,1997年后靳之林在油画民族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前所未有的中国本原文化命脉的坚实一步,他的油画开始具有中国文化的意蕴,他找到了中国文化基因与基因密码,阴阳和合,生生不息,并将其溶化在血液中,转化为情感,凝固在他的作品中。他说:“油画是从西方传来的,但作为中国的油画,它一定是中国自己的油画。”他将油画民族化,他用中国特有的哲学文化,用中国的毛笔,西方的油彩创作出中国的油画。他用中国写意性的笔触,表现着对象,他的画面充盈着一团“气”。靳之林近几年创作时完全是一种忘我的状态,根本不去琢磨技法,只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画布上,它已经超越了物象和场景本身,具有了独特的抽象美感价值和中国写意笔墨的精神。将写生再现对象的形式升华为表现对象。画面的景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观物取象”,而是“心象”寄寓于眼睛所见之形象,把对自然的理解凝固在画面上。

  近几年,靳之林大部分的油画作品表现的是北方农村的场景,玉米地是他喜欢的题材。靳老说,他每年夏季濡暑期都会回到他的老家滦南县,在那里画他儿时对玉米地的记忆。画中玉米叶旋转生发,像火焰一样向着高远的天空伸展着,油绿的叶子,旺盛的生命力,他把玉米生长作为“生生观”的精神写照,用他从本原文化中求索的符号,幻化成“S”形变化的线条,跳跃地涂抹在画面上。他说“那一刻,我与家乡的玉米地融为一体,尽情的宣泄,如凤凰涅槃,在家乡的这片土地里永生。”他每年一遍又一遍地钻进玉米地里画“收玉米”,画“大风玉米地”,画丰收后如座座金字塔般垛起的玉米堆,激情享受着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的中国梦,抒写着他的故乡情。

  靳先生说,他和家乡一样,一起经历了很多。抗日时期,日寇的“三光政策”,迫使在家乡读书的他背井离乡。为了继续求学,在失去和家乡的一切联系和支援之下,极端困难地在北平读完了师范高中和北平艺专。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成立,1956年他才又回到阔别13年的家乡。然而,20年后的“唐山大地震”让他再次失去了家园,但家乡的重建如同凤凰涅槃很快就在废墟上浴火重生。此时的靳之林正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靳之林是一位旺盛而高产的艺术创造者,85岁的他依然坚持在户外写生。他说,大自然是他的画室。这样能接地气,能达到物我合一。其实,靳先生本身就是中国本原文化最好的诠释,他对艺术创作的执着、热情生生不息。

  踏在回乡的路上,靳老感觉总是那样的亲切、温暖。他说:“我每年的除夕都在家乡过,每年回来好多次,我喜欢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这里有我童年的记忆,这里带给我创作的灵感,是我艺术的源泉。”

  这展览,展示的是一位游子对故乡深情的倾诉,这是一种真情的流露。

  靳之林简介

  靳之林,1928年出生于河北滦南县胡各庄,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留校任教,油画师从徐悲鸿、吴作人、冯法祀先生,国画师从齐白石、李可染、李苦禅先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顾问,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获法国功勋与敬业最高颁奖委员会金质十字勋章,获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中国文联颁发的“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60年荣誉证书”。

  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作品展。油画《南泥湾》曾参加中国美术馆《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展》和《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油画《公社女书记》入选中国美术馆《中国油画肖像画艺术百年展》和《中国美术馆百年展》等, 10幅作品分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与革命军事博物馆。代表作品有油画《南泥湾》《公社女书记》《玉米地》《黄土群峦·大河九曲十八弯》等。

  著有《抓髻娃娃》《生命之树》《绵绵瓜瓞》《中国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中国民间艺术造型体系》等学术专著并翻译至多国。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3 5:28:44,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