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观世界寸笔解疑难——时评写作者青草小记
专稿 (记者晓健 赞英 星星)经常留意《唐山晚报》“时评”版的读者,对青草这个名字可能并不陌生,自今年8月晚报开办“时评”版以来,他已先后发表时评文章20多篇。十几年来,青草撰写了近千篇评论,全国几乎有时评版的媒体都涉足过。青草坚守“我手写我心,只写自己熟悉的东西,不偏激,坚持理性发声,追求建设性”的写作原则,先后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评论征文奖项。
生于滦南的青草魁梧、冷峻,眼神中有一丝坚毅和冷静。虽然只有36岁,他的评论写作历程却可以上溯到上世纪90年代。滦南是闻名全国的杂文之乡,学生时代起,青草就深受滦南杂文创作前辈作品的熏陶,并且开始模仿前辈们的笔法学写言论。1997年,他在《唐山劳动日报》发表了第一篇小言论《多给他人一些掌声》,之后,陆陆续续在媒体发表评论文章几十篇。
青草写评论一向坚持“有几分事实,说几分话”的原则,不说任何缺乏事实支撑或经不起逻辑核校的过头话。2008年下半年,青草从网络上看到时评这种相对于杂文来说更新颖的文体,倍感亲切,萌发了写时事评论的欲望。后又得到杂文名家汪金友的点拨指导。
青草说,他走上时评写作之路,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摸索、挣扎,后来逐渐积累了一点经验,发稿阵地和数量都多了起来。2010年,他在《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上发表《如何让诚信者吃香,失信者吃亏》一文,被众多媒体转载。
青草通晓法律知识,他23岁时获得了律师资格证。时评写作涉及的主要范围是法律、食品安全、社会、民生。2009年,贵州习水发生公职人员嫖宿幼女案,青草义愤填膺,连续写出《“嫖宿幼女罪”疑似变相公然包庇》《习水嫖宿幼女案:官在审,民在看》等评论文章,和其他时评人一道,形成了对案件审理的监督力量,促进了案件的公正审判。
2011年,大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伤人后又连刺数刀致对方死亡一案在法院审理,舆论反映强烈,形成“刀下留人,废除死刑”以及“杀人偿命,必须严惩”两种对立观点,青草撰写了《药家鑫“激情杀人”法院不能“激情判决”》《盲目力挺药家鑫“捅伤”了道德》等文章,和大家一起剖析案情,交流观点,引导和促进舆论对案件进行正确反思。
《唐山晚报》“时评”版的推出,引起了青草的关注。在这块阵地上,他已发表《恶狗伤人入刑契合法治精神》《啥病都输液也是一种病》《比开车买菜执法更可怕的是随意执法》等数篇时评。
青草常说,写时评的人要有情怀,要有正义感、有良知,还要有相当的专业知识,以免好心办坏事。要用真心观察了解世界,要让时评真正起到“倾听民意、为民发声、开化民智”的作用。青草表示,希望有更多的新作者加入时评写作的行列,希望媒体能够为时评作者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希望社会给时评更多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