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企改革增强经济活力
——访市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孟宪友
专稿(本报记者郑芃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深入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对我们当前及今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近日,市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孟宪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孟宪友说,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市国资委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要以股权多元化为着力点,通过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方式,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壮大优势企业;以资本优化重组为手段,促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升产业产品结构,培育支柱性企业;以盘活闲置资产,激活有效资产,稳定和扩大就业,依法安置职工与维护稳定为前提,加快困难企业脱困和改制破产退出。一是做大做强一批国有优势企业。通过提升主导优势产业核心功能,将冀东发展集团打造成以水泥生产为主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通过国有资本运营,加快京唐港设施及相关产业开发建设,实现港口实业集团跨越式发展。通过搬迁曹妃甸改造建设新项目,提升优化产品结构,使重型装备集团成为我国大型成套设备生产制造基地。通过实施资产重组,将唐山交通运输集团打造成为我市城乡一体化运输平台。通过整合唐山陶瓷企业的品牌、技术资源和引进战略投资者将北方瓷都陶瓷丰南项目建成国内领先的精品陶瓷企业。通过对城建投公司、建投公司谋划注入优质资产,提升融资能力,为市政府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支持。二是改制破产退出一批危困企业。加快推进已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破产进度,在保障已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费用支出基础上,启动其他条件成熟危困企业进入破产程序。整体谋划停产企业资产盘活、转型发展方案,盘活存量资产,创造就业岗位。三是进一步推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由国有资产监管向国有资本运营转变,不断增强国资监管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
展望未来,孟宪友信心满怀、掷地有声地说:“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国资委系统和全市国有企业就是要勇于承担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领头羊”的责任,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生存、在竞争中发展,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