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室内锻炼,市民该去哪儿?
(记者赵立峰)天气渐冷,原本一直在室外锻炼的张女士想找个室内场所来运动。可她在市区转了不少地方,竟找不到免费的室内运动场地。不少市民也反映,很多居民小区没有设免费室内健身场所,而收费的健身场馆价格不亲民,让不少热爱运动的市民冬季运动成了难题。
近日,记者调查走访了市区多家健身俱乐部、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等运动健身场所,发现这些室内运动场所的收费标准着实不低。大部分羽毛球馆的收费标准为:白天1小时30元至50元不等,晚上价格更高。健身俱乐部消费水平也不低,就算办理年卡,打完折后也在500元至1000元不等。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去这些专业健身场所消费显得有些“奢侈”。
正在某羽毛球馆打球的杨先生告诉记者,喜欢运动的他一星期至少要到球馆打两次球。“我每个月花在羽毛球馆的钱要几百元,对于我这样的工薪阶层其实还是有压力的。”
随后,记者又来到凤凰山公园。正在健身的杨先生告诉记者,63岁的他一直有早晨跑步的习惯,他所住的小区里也有一个锻炼场所,只是不适宜跑步,而且健身设施少,所以尽管天气寒冷,他也只好选择到公园健身。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不少小区并不缺少健身场所和器材,但是这些器材有些却成了“弃材”,利用率不高。“小区内的健身器材往往只有扭腰器、漫步器等三四种,比较单调,对锻炼者来说吸引力不够。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冷的天,这些健身器材摸一下冰冷冰冷的,感觉刺骨地寒冷,不适合冬季锻炼。”社区居民王先生说。
家住文化路附近的胡先生也盼望能在小区里找一块室内的地方锻炼身体。“我59岁了,身体依旧很棒,喜欢打篮球。”老胡说,他一直想组建一支老年人篮球队,可是因为打篮球没地方,只好作罢。
记者走访中还发现,我市很多社区有活动室,不过这些活动室面积普遍偏小,而且有的甚至还变成了麻将、扑克、象棋室,不适合身体的锻炼。
随着人们对健身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锻炼的人越来越多。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应该加大学校、单位体育设施及体育馆等场所对外免费开放的力度,在市区内新建的小区建设室内公共活动场所,并科学化管理活动场所的设施,为人们冬季锻炼提供更多的室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