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品茶话菊花


主持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下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在这个冷风瑟瑟的初冬,我们借一方静室,围炉品茶,所谈论的话题正是菊花。不过,我们今天不谈“诗中菊”“画中菊”,而是说说真实的菊花,说说我们唐山的菊花。
□出场嘉宾:
邸艳君 唐山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副局长
王丽军 唐山市政协委员
李素乔 唐山市园林绿化管理局管理处处长
高会荣 唐山园林科学研究所所长
刘宇 中国菊艺大师
王德建 中国菊艺大师
李治森 唐山市路南园林处花卉技师
□主持人:本报记者 王雪漫 刘珲
□时间:12月4日晚
□场地支持:唐山茗羽香道会馆
“唐山菊”香飘全国
主持人:很多百姓也许不知道,其实,在业内,“唐山菊花”是个很响亮的“名号”,说“唐山菊香飘全国”一点儿也不夸张。最近,唐山菊花又得了大奖载誉归来,是吗?
邸艳君:对。我们刚刚参加完第十一届中国菊花展览会回来,唐山的菊花取得了骄人成绩,共获得了42枚奖牌,其中金奖21个。金奖总数和获奖总数都是全国各参赛城市之首,而且金奖总数创下了历年全国菊展的最高记录。
王丽军:唐山的菊花原来这么有名,作为唐山人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自豪啊!
邸艳君:的确是,我们在展会现场更有这样的感受。中国菊花展览会从1982年开始,每3年举办一次,已经成为国内闻名的专业会展品牌,可以说是菊花展中的“奥运会”。本次菊展全国有40个城市、80余个参展单位参加,设13项评比项目。唐山市园林局代表我市参加此次展会中的专项品种、新品种、百菊赛、大立菊等10个大项,包揽了20个专项品种金奖中的13个,24个菊花新品种金奖中的6个,并获得了百菊赛和大立菊金奖各一个。
在本届菊展闭幕式上,唐山园林科学研究所的王德建被评为“中国菊艺大师”,加上之前获此殊荣的刘宇,全国一共23名“中国菊艺大师”中,唐山就占了2名。
“唐山菊”新品种占全国十分之一
主持人:唐山的菊花如此“夺目”,是不是唐山自古以来就有种植菊花的传统呢?
李素乔:唐山菊花的历史确实由来已久。菊花是我国的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据滦县志记载,明永乐年间古滦州城池的北侧一位范姓皇亲在此修建了一所花园,名为北花园,据说当时已有菊花种植;1889年随着唐山的兴起,逐渐将菊花引入本市;1948年唐山解放后,菊花开始在全市广泛栽培,园林部门还组织过专业技术人员去北京、天津学习菊花栽培技术,引进了200余个菊花品种。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园林事业伴随着城市复建快速发展,菊花在引种驯化、繁殖栽培、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复苏。近些年,唐山菊花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菊花的种类和品质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唐山菊花跨入了全国先进行列。
李素乔:现在菊花品种中有几个知名系列,其中“滦水”系列、“燕山”系列、“唐宇”系列等都是咱唐山自己培育出来的。全国现有菊花品种3000多种,其中唐山培育的就达近400种,占了十分之一还多。培育新品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在座的几位大师、技师都倾注了很多心血。
王德建: 新品种的培育期最少要3年,一株实生苗的种子要从上万颗种子中精选出来,没有毅力是坚持不下来的,我就当过一阵儿“逃兵”,好在最后他们又给我拉回来了。刘宇从1988年开始培育菊花,到现在一直没有中断过,咱们唐山自己培育的300多种菊花品种里有200多种都出自他手。
刘宇:育种的确很不容易,我觉得做这个事儿必须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菊花才行,看到新品种培育成功那真是高兴。德建老师就攻克了“墨菊”这个难关,他培育的“青天傲骨”还得过“斗菊赛”的“菊王”,这都是咱们唐山的骄傲。
“唐山菊”仍需培育市场
主持人:刚才听各位讲,我们唐山的菊花有如此多的新品种和珍稀品种,但感觉老百姓能见到的,或者能买回家欣赏的并没有那么多啊?难道菊花在唐山没有市场吗?
高会荣:这个问题确实应该探讨一下。现在,我们培育的参赛品种和市场上出售的品种是“脱节”的,老百姓喜欢的是“大球”,价格便宜,而且最好是一盆花里有盛开的,有半开的,还有花骨朵儿,这样看的时间就长,感觉划算。但是,这与参赛标准是不相符的。有很多珍稀漂亮的品种,老百姓并不认可。
李治森:我觉得,首先是要提高百姓的欣赏水平。举个例子,河南开封很注重菊花文化,菊花已经成了他们的一张城市名片。我们去那儿参加菊展时,我亲耳听到了一对父子的对话,父亲说带五六岁的儿子去买玩具,小孩子却说:“爸爸,不买玩具了,留下钱带我看菊花吧。”可见他们对于菊花的喜爱已经深入人心。
刘宇:我们也希望菊花向百姓推广。现在,经常有外地的同行打来电话,要一些种子,我们不仅分文不取还自己掏邮费给人家寄过去,目的就是想把精心培育出来的品种保存下来。人家那边有市场,能把这些品种推广开,也是件好事儿。
王德建:很多地方市场上畅销的就是我们唐山的菊花。就拿刘宇培育出的“唐宇金辉”来说,在开封每年的销量都不下10万盆,但是在唐山几乎没有市场。
李素乔:提高百姓的欣赏水平,我们也可以做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李治森就已经连续10年在理工大学(现河北联合大学)办菊展。每年10月底到11月初菊花盛开的时候他就把自己培育的菊花摆放在校园里供同学们欣赏。大学生们很喜欢,也对菊花文化很感兴趣。
王丽军:菊花文化的培养需要营造社会的整体氛围,比如南方一些城市就有以菊花为主题的宾馆,还有菊花宴,每一道菜都是以菊花为原料。菊花文化也可以开发成一条产业链,比如菊花酒、菊花茶等。在这种氛围的浸染中,百姓就会自然而然地爱上菊花,欣赏品味就会得到提升。这需要政府的引领和带动,唐山菊花这么有名,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充分发挥其优势,这样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我们的菊花事业才能够更上一层楼。
“唐山菊”将亮相2016年世界“园博会”
主持人:真的希望我们唐山的菊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马上到来的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也为唐山菊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吧?我们的菊花会惊艳亮相吗?
高会荣:唐山菊花事业之所以业绩骄人,是因为我们有一支过硬的专家队伍,而且,我们这支团队后继有人,目前就有两位研究生致力于菊花的研究,拜这些专家为师,跟着师傅们虚心学习。在今年的菊展中他们已经小试身手,获得了1金、1银、1铜的好成绩,相信他们今后一定会有不俗的表现。
邸艳君:我们为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准备了几十个菊花新品种,届时会让百姓大饱眼福。而且,在世园会景观设计和绿化上,也会大量运用菊花,让唐山菊花大放异彩。我们相信,凭借世园会的东风,唐山菊花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主持人结束语:本期的凤城夜话是以古诗开始的,那么也让我们以一句古诗来结束:“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我们期待着唐山菊花的夺目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