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夫妇舐犊情深 抚养瘫痪二子46载
(本报记者赵雅静 徐喆 通讯员朱大勇 李颖)12月3日上午,80多岁的张宝珍、窦素珍夫妇互相搀扶着走进丰润区白官屯镇幸福院,几位相熟的老人向他们打着招呼:“老两口又来看儿子啦?前天不是刚来过嘛。”今年5月,这对老夫妇的两个儿子住进了这家幸福院,每隔几天,老两口就骑着电动三轮车,走上几里路前来探望。此时,思子心切的老父亲张宝珍已先行一步进了房间,老母亲窦素珍腿脚不便,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她拄着拐一步一挪地落在后面。“我妈来了吗?”房间里传出三儿子占东的呼唤声,老太太蹒跚着加快了步伐。“甭管到多大岁数,孩子总是想找妈啊。”周围的人们感叹着说。
在白官屯镇,仰伸坨村的张宝珍夫妇舐犊情深,抚养两个瘫痪儿子46载的故事被很多人所熟知。1967年,张家15岁的二儿子占奇突发疾病,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两年后,同样到了15岁年纪的三儿子占东患上了与哥哥一样的疾病。一下子,两个儿子都瘫在了床上,张家原本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
为了给儿子治病,张宝珍夫妇四处求医,天津、河北、山东,不管路途多远,只要有一丝希望,他们立刻带着儿子前往。为了省钱,出门在外除了坐火车,夫妇俩总是轮流背着儿子走。看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他们开始四处借钱,时至今日仍然欠着外债。家里最穷时,连包火柴都买不起,他们甚至把家具上的铜拉手都抠下来卖钱给儿子买饭吃。
就这样,夫妇俩不惜一切代价,坚持带儿子看了20多年病,但是不管是吃药还是做手术都毫无起色,儿子们康复的希望破灭了,窦素珍抹着眼泪坚强地说:“只要我们两口子活一天,就照顾他俩一天,谁让我们是爹妈呢!”
张宝珍每天早出晚归,干零活赚钱养家,他搬砖头、扛水泥,干的都是一般人不愿干的苦力活儿。窦素珍从早到晚在家照顾两个儿子,吃喝拉撒全靠她,为了减缓儿子的肌肉萎缩,她每天要为他们做按摩。儿子肌肉痉挛严重时,全身都缩成一团,疼得直叫,她一边哄儿子,一边使出浑身力气,轮流给儿子们舒展四肢,每次都累得筋疲力尽。46年来,在夫妇俩的精心照顾下,完全不能自理的兄弟俩不仅没得过褥疮,连感冒都很少得。哥俩儿常哭着对别人说:“没有爸妈的照顾,我们哥俩早没了!”
父母无私地爱让孩子的生命延续,然而岁月却无情地让父母们一天天地老去。年事已高的老两口相继患上了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等多种慢性疾病。尤其是85岁的窦素珍,每次腿病发作时连炕都爬不上去,喂儿子吃饭时双手抖得连碗都拿不住。年已花甲的儿子们瘫在床上,看着面容苍老、行动迟缓的耄耋父母,经常心疼地哭。
为解决这一家人的后顾之忧,仰伸坨村两委专程向白官屯镇申请,为他们办理了低保和医保。逢年过节,镇上还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生活用品。2012年,白官屯镇党委、政府了解到张宝珍夫妇年事已高,照顾两个儿子相当困难的情况后,决定破例接收哥俩免费入住镇幸福院。但是老两口舍不得儿子,一直没让他们去。直到今年5月,窦素珍的腿病又犯了,走路都费劲,这才同意让儿子们住进了幸福院。
幸福院安排哥俩住在阳面的双人房间里,每天有专人负责照顾他们的生活,定期为他们查体。张宝珍老两口隔几天就来一趟,看着儿子们比在家住得舒服又吃得好,老两口无数次发自肺腑地感激党和政府,他们说:“孩子们现在生活得这么好,我们老两口终于可以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