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林业改革 勇担生态建设重任
——访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董秀峰
(本报记者唐建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列为五大系统体制改革之一,这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政策鼓励,各级领导重视,唐山林业自然禀赋较好,老百姓普遍认可支持,此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这些是我们取得全面深化林业各项改革胜利的基础,”在接受记者采访讲到这些时,市林业局局长董秀峰激动地说:“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加速发展的时机来了,林业建设的春天到了!”
“唐山是一个重工业城市,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多种挑战。”谈到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时,董秀峰表示,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治理大气污染,建设美丽唐山,需做好“一减一加”两方面文章,“减”就是节能减排,“加”就是增林扩绿。林业系统必须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契机,高举生态文明建设大旗,勇担生态文明建设历史重任,积极当好全市生态建设主力军和先锋队。
一是深入开展绿化攻坚行动,迅速增加全市绿量。结合大气污染防治、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等活动,按照“高大密厚”的标准,在全市深入开展绿化攻坚行动,重点是抓好荒山绿化、沿海绿化、乡村绿化、通道绿化、企业绿化、沙地治理和湿地保护与修复等工程,特别是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高速迁西支线、迁安支线和津秦客运专线、京哈铁路唐山段两侧绿化任务,迅速增加全市绿量。
二是坚持生态优先林果并重,促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双丰收。 在下大力抓好造林绿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经济林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双重作用,进一步调整果品产业建构,优化发展方式,扩基地、强龙头、创名牌、保安全,积极做大做强果品产业,努力使果品面积、产量和质量、效益再上新台阶。积极发展苗木花卉、林下经济和观光采摘等林业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林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积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保全市生态资源安全。认真落实《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编制好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圆满完成唐山市湿地保护利用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划定我市生态保护红线。扎实做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林业综合执法工作,保护好全市生态资源安全。
四是全面深化林业各项改革,不断激发林业发展建设活力。认真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积极跟进林木采伐管理、林地林木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森林资源保险、生态效益补偿、碳汇林业、国有林场改革等林业配套改革,更加注重林业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激发林业发展活力,增强林业发展后劲,让林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