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刚:享受助人的快乐
专稿(本报记者张磊)“郑大哥真是个好人呐!我出车祸那天,如果没有你及时救援,我真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坐在这里说话。救了我也没留下姓名,我费了好大劲儿才打听到你的电话和住址,于是赶紧登门来表示感谢。”刘福顺握着郑志刚的手声音哽咽着说道。
刘福顺家住乐亭县,与郑志刚素不相识。不久前的一天傍晚,刘福顺驾车回家,当行至周滩高速立交桥附近时,前面突然出现一名骑三轮车的妇女横穿马路,他赶紧打方向盘躲避,并紧急制动,可由于雨后路面湿滑,刹车过急导致车辆撞上路标杆后,翻滚到路边的沟里。当时,车辆四轮朝天,发动机起火,刘福顺头朝下被卡在座位上且神志昏迷,情势相当危急。
郑志刚与朋友吴晓明恰巧驾车经过,看到这种情形,立即停车跑了过去。他们与闻声而来的华翔果菜有限公司的晁勇一起将火扑灭。接着,又齐心协力把刘福顺从车里拖出来,并拨打了“120”和刘福顺家人的电话。等“120”和刘福顺家人到来后,他们才悄悄离开。
刘福顺伤好后,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郑志刚,于是有了开头的一幕。
这不是郑志刚第一次救人了。2005年的一天,也是在周滩高速上,何先生驾驶一辆双排座不慎撞到树上,人从车里飞出,满脸是血趴在沟里挥手求助。不少人开车经过,看到后不仅没有停下,反而加大油门迅速离开。当时,郑志刚正在开公交车,发现何先生后二话没说就将他背上了车,并对乘客们说:“救人要紧,耽误大伙儿一点时间,我先送他去医院,然后再送大家。”到了乐亭县医院,安顿好何先生后,他这才开上公交车将乘客一个个送到站点。想到出这么大的事何先生的家人还不知道,郑志刚又返回了医院,想方设法通知了何先生的家人。事后,何先生多次邀请郑志刚吃饭、表示谢意,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像这种见义勇为的事,郑志刚做的多了,多得连他自己都数不清、记不起了。
除了扶危,郑志刚还经常济困。他家的墙上挂着不少锦旗,每面锦旗的背后都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2011年,郑志刚和朋友聊天时听说毛庄乡财神庙村小学有不少贫困学生,于是他花一万多元钱买来学习用品和少儿读物送到学校。孩子们给他送来了“捐资助学情似海,心系教育胜亲人”的锦旗。
“关爱老人,情系社会。帮助老人,风格高尚。”是乐亭镇井刘庄村送来的。前些年,郑志刚了解到70多岁的高伍老人行动不便,家里较为困难,就在大年三十晚上给他家送去了年货和棉衣棉裤,让老人过了个开开心心的年。给高伍老人送完年货,他又跑到村里另外几户贫困老人家里拜年,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才回家。
“关怀孤寡,扶危济困”是乐亭镇关帝庙村送的……
其实,郑志刚就开了个小小的毛巾消毒厂,根本沾不着“土豪”的边。为什么能坚持这么多年、做这么多善事?郑志刚的想法特别朴实,他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话真的很对。每次帮助别人后,我都从心眼里感到高兴,这种快乐是其他东西替代不了的,也算是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吧。”
又快过年了,郑志刚准备让儿子去给贫困老人们拜年、送年货,他说要把咱们中华民族关爱老人的传统传承给年轻人,让爱心尽早在儿子的心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