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暖人心帮建结硕果
——市审计局帮扶阜平县北果元乡李家庄村纪实
专稿(本报记者韩冬 通讯员陈平)“翻过一道道岭来,越过一道道山,工作组帮咱盖房修路又造田,村民住上新民居,卖枣的价儿在车上侃,荒山坡上增新绿,没事休闲村部儿转,大伙儿日子过得比蜜甜!”
北果元乡李家庄村位于保定市阜平县城东南40公里,下辖李家庄、冯家沟、贾沟三个自然村。如今,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村民们用浅显的说唱,述说着自唐山市审计局驻村工作组开展帮扶以来生活发生的新变化。
“来帮扶的不单三个人”
3月1日,李家庄依旧春寒料峭。在村民的殷切期待中,市审计局副局长李富带领主任科员彭占纪、副主任科员张忠梅一行三人入驻李家庄。
“工作组是三个人,可是来帮扶的不单三人,帮扶人员来的太多了,还在确定帮扶方案的时候,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江就亲自到村里调研;为村里安装无线广播设备时,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桐到村里选点……太多了,我都记不清叫什么了。”村支部书记任庆美这样说。
市审计局党组明确了为帮扶村办的12件实事,就帮扶工作召开专题会议议定,局领导班子成员个个都有担子,各处室人人都有任务。
村里进行危房改造时,李富带着审计局监察室的同志一起入户调研,从申报、验收、购料、施工,全方位把关,确保了工程质量, 8户民居房改造,新建工程已完成工作量75%;副调研员李建华帮忙联系专家,找水源,打水井,铺水管,引清泉到了村民家里,解决了李家庄吃水难的问题;建设村广播站时,李桐忙中偷闲,到一线督促进度;副局长易敏在道路硬化期间,亲自协调施工,督导工程进展……
“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全局人员捐款6000元,购买学习用具、体育用品;“七一”前夕,局机关组织干部职工捐款,开展慰问活动,为村里老党员送上米、面、油等慰问品及慰问金1万元。
在驻村工作组和局机关共同帮扶下,如今贾沟村1700米的水泥路修通了,李家庄村民喝上了放心水,13盏路灯在黑夜里亮起来了,垃圾有地儿存放了,百姓住上了新房子……
“五年之后收入还会翻番呢”
李家庄是全县有名的“枣窝子”。工作组在走访调研时发现村里沟沟坎坎多,山地资源丰富,已栽植枣树面积达900多亩,村民依靠卖枣赚钱养家,发着“枣财”。同时,工作组也了解到李家庄的枣树在管理销售等环节上还存在很多疏漏和不足。做大做强大枣产业,是切合实际的一条帮扶路线。900亩的枣树如何取得高产,春季管理是关键。
一方面,工作组多方联系协调,请来了专家,给枣农授课,提高了枣农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拓荒植树做大产业规模。工作组自4月26日起,对村里的荒山开始整治,两台挖掘机日日不息,历时三个月,2000亩荒山被全部开挖。李家庄十坡九陡,秋季收枣,村民肩挑背扛,从山上往下运,费时费力。工作组多方筹措资金,找来了施工队,日夜兼程,路通到了山脚下。帮助每家每户修建两个蓄水池,每个水池帮10袋水泥、200元现金,现在已经验收合格170个。水池的修建,确保了新苗成活率。
“今年枣树比往年挂果好,我去年大枣收入15万,今年预计比去年要高很多。荒山开了,我还要栽上几十亩,五年之后,收入还会翻番呢。”正在卖青枣的李庆斌欣喜地说。
“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啦!”
一直以来,李家庄没有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群众缺少可以集中休闲娱乐的场所,村两委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场所。工作组驻村以后,多方筹措资金28万元,专门聘请唐山市一家设计院规划设计村民文化活动中心。
“工程整体设计了会议室、图书室、阅览室等,院子东边将来会安放体育活动器材,西边设计宣传栏,后墙临近公路,会安上瓷砖,设计成文化墙。我们已经定购7.8万元的图书装备图书室。”工作组李富介绍,一房多用的设计理念,既满足了工作和村民的需要,又节约了开支,避免了浪费。
李家庄村口,沿着街道两侧的墙壁上是工作组刚刚设计好的文化墙,不远处是刚刚新建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在街道上戏耍的村民带着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评说着,“等文化中心建好了,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啦,没事时健健身、读读书、看看报!”
半年多来,市审计局驻李家庄村工作组贴近群众,倾心呕血,注入资金近百万元,路通了,水清了,产业壮大了,干群关系和谐了,村庄变美了。“工作组把李家庄看成了自己家,把我们看作是自己的亲人,我们打心眼里感激他们!”村支部书记任庆美由衷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