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女工做了9年社区志愿者
(朱大勇 杨文进) 13年前,29岁的许艳莉下岗。和众多的下岗工人一样,许艳莉也感到过彷徨无助。但现在,许艳莉的人生又有了新的方向,社区志愿者是她新的称呼。
居委会编外人员
许艳莉的家在丰润区太平路街道五小区。2000年,29岁的许艳莉从粮食系统下岗。“突然没有了工作,心情特别不好。”许艳莉说。但事实摆在眼前,不得不接受。
当时,许艳莉的孩子才两岁,爱人在外地工作,家里还有两位老人,失去工作的她想着先照顾家里,等孩子大一些了再出去找工作。闲暇的时候,许艳莉喜欢到居委会坐坐,有时居委会人手有限忙不开,许艳莉就帮着打打下手。就这样,后来,许艳莉渐渐成为居委会的一名编外人员,一名社区志愿者。
用心工作换得真心
成为社区志愿者之后,许艳莉的生活再次充实了起来。安排完孩子和老人后,许艳莉便会到居委会转转,看看有什么工作可以帮得上忙。居委会如果有什么忙不过来的,也会打电话告诉许艳莉。一来二去,社区居民都知道居委会有个许艳莉。
“平时我主要就是帮着工作人员做一些琐碎的工作,像收卫生费、照顾社区里孤寡老人、调解纠纷什么的。当了9年的社区志愿者,也没有啥事特别有印象。”说起平时她在社区所做的工作,许艳莉有些不好意思,“都是一些小事,但看到在我的帮助下,邻里关系变得更加和睦了,婆媳不再争吵了,我就特别知足。”
身为楼长的许艳莉会帮助居委会收取卫生费,用居民的话说,这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工作,“有时看到家里明明亮着灯,敲门就是不给开,有的居民甚至直接说‘没钱’。”这时候,许艳莉就悄悄地把钱给垫上,有时候没有零钱,许艳莉也自己掏腰包。这样一来,居民们感觉过意不去,都主动缴纳卫生费。“人心换人心,只要你把工作做到位了,居民自然会理解和支持。”许艳莉说。
得到家人大力支持
虽然丈夫不在身边,自己成为志愿者之后也忙碌了许多,但是许艳莉的家人对她非常支持。开展换发二代身份证工作的时候,许艳莉经常要忙活到晚上七八点钟,不少居民会在下班后来咨询问题或是开证明。“家人特别支持我的工作,还总催我说‘快去吧,别让人家等着急了’,让我心里特别感动。”许艳莉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居民都认识了许艳莉,但是许多人都不知道她一分钱工资都没有。
志愿者之路让生活充实
许艳莉说:“自从当上社区志愿者之后,我觉得生活特别丰富多彩,觉得自己对社会还有用。”
太平路街道办事处宣委谷玉香这样评价社区志愿者:“他们对于社区,不但有实际工作方面的帮助,更重要的是鼓舞了所有社区工作人员。同时,他们这种乐于助人的志愿者精神也让整个社区的风气向好的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