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困难学子盼资助》后续公益之星社团资助困难学子

图为唐山公益之星社团成员将善款和图书等送到孩子们手中。记者赵亮摄
专稿 (记者梁赞英)“叔叔阿姨的爱慰藉了我们的心灵,我们一定会好好珍惜学习机会,积极生活,努力奋进,感恩社会,将关爱延伸。”昨天,在丰润区左家坞镇中学礼堂内,接过唐山公益之星社团爱心人士送上的800元捐款和爱心书籍,15岁的崔志云声音哽咽。
12月19日,本报以《丰润区左家坞镇中学10名困难学子盼资助》为题报道了丰润区左家坞镇中学希望借助晚报“温暖行动”为该校10名家庭困难的学子找到提供资助的爱心人士。消息见报当日,唐山公益之星社团的刘女士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表示她所在的社团愿意对10名困难学子施以援手。
昨天上午10时许,记者与唐山公益之星10名队员驱车近两个小时来到丰润区左家坞镇中学时,1112名师生早已等候在学校礼堂。“我们将按每个同学每年1600元的标准资助这10名学生至初中毕业,之后的高中阶段,将根据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给予每月300至600元的资助,直到他们高中毕业。”唐山公益之星社团高先生的话掷地有声,社团队员分别将半年每人800元的捐款和书籍、文具送给到场的9名贫困学子。对一名因病未能到场的贫困生,高先生表示将会用其他方式将捐款和书籍等送到孩子手中。
感受着爱心人士的无私关爱,前来参加助学仪式的左家坞镇中学七(6)班王军慧76岁的爷爷忍不住老泪纵横,“得知有爱心人士要帮助我们的消息,我几天都睡不着觉,偷偷掉了好几次泪。我小时候没有读过书,孩子的父亲不在了,我们老两口没有别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能有出息。眼看着孩子的学习机会要成了泡影,好心人的帮助让我们重新看到了希望。”
高先生代表唐山公益之星社团感谢本报给他们这个机会,让他们尽己所能去做有意义的事,他们希望受助的孩子们都能好好学习,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将爱心传递下去。
据了解,唐山公益之星社团成立半年多来,依靠队员的捐款,已经资助了50余名唐海、滦南、古冶、丰润等区县的贫困学生。他们将捐助的贫困学生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部分,每一名小学生的资助标准为每年1000元,分两次送给捐助生。每一名初中生的资助标准为每年1600元,分两次送给捐助生。对资助的高中生,他们则依据实际情况给予每月300至600元不等的资助。唐山公益之星社团为每一名贫困学生建立专门的受捐档案,从受捐之日起持续帮扶直至高中毕业。12月20日,他们的捐助档案中又增添了3名古冶贫困学生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