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转化出效益
赵国强:板栗产业实用技术促农增收
(记者 孙愫)由他主研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有30多项,其中“板栗无公害生产技术与产业化开发”“栗蘑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等科研成果,在迁西板栗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积极延伸板栗产业链,开发出了世界首款栗花香水以及栗花饮料等新产品;他坚持送技术到山区到农户,有效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并带动农民增收……多年来,作为一名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迁西县板栗研发中心主任赵国强,凭借着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刻苦钻研技术,广泛开展推广和应用,为延伸板栗产业链和促进栗农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于成绩突出,他被评为唐山市2012年度科技创新拔尖人才。
从1987年毕业到迁西农业局工作以来,赵国强扎根基层、默默工作,一干就是26年。面对该县板栗种植面积多达70万亩的实际,如何增加板栗产量、延伸板栗产业链,一直是他不懈的追求。为此,他不断学习、潜心研究,在板栗产业综合开发、栗蘑栽培领域技术革新等方面不断攀登高峰:由他主研或参与的项目“板栗无公害生产技术与产业化开发”“栗蘑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栗蘑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发”等成果都对该产业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随着新技术和新优种的普及应用,2012年该县栗蘑种植量已达到1万吨,栗蘑农户收入达到1.2亿元。
着眼于延伸板栗产业链,赵国强带领团队积极推动栗花香水、板栗黄酮等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其中,栗花纯露等新产品相继进入企业化生产,成为无醇花露水替代产品;同时开发出世界首款栗花香水以及保留香味12小时新方法,开发出栗花饮料、栗花童子酒等新产品,利用提取后的栗花废渣制作饲料生产出的栗花蛋黄酮含量提高23%,成为提高免疫力的健康食品。为了增加工厂化设备运行效率,他带领技术人员研究栗花盐渍贮存方法,并申报了发明专利,把栗花提取生产期从花期20天延长至全年,解决了产业化难题。
在具体技术推广中,赵国强将基地建设和送技术下乡相结合,不仅下大力组织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板栗传播站等科技平台建设,同时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板栗刻芽拉枝早丰技术、菌栗共生技术、栗蘑菌糠有机肥颗粒化技术等。坚持送技术到山区到农户,技术指导涉及迁西、遵化等县市以及北京、辽宁、天津等省市,还利用网络和QQ板栗群发放技术资料和解答读者提问,每年举办培训班10多场,有效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并带动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