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唐山:滦县转型升级在路上
发布时间:2014/1/3 0:46:53 | 人感兴趣

提速项目建设 提高建设品位 体质发展环境

滦县:转型升级在路上

  专稿 滔滔滦河,孕育了一方钟灵毓秀的土地;

  对标攻坚,汇聚成一曲大气恢弘的交响。

   201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滦县迎难而上,合力攻坚,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3%、15%和28%,既保持了经济稳健运行,又凸显出“滦县速度”和“滦县效率”。

  看滦县——转型升级在路上!

  提速重点项目建设 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滦县县委书记卢宏秋的话简短有力,掷地有声。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靠环境”,这在滦县已成为最统一的共识和最自觉的行动。他们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跨越崛起的战略支撑,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拉动效应,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推动园区上档升级,壮大县域经济腾飞主引擎。近年来,随着投资企业不断地聚集,园区土地、资金等瓶颈性问题也逐渐凸显。为此,该县整合园区资源,发展产业链,以园区经济为支点,打造特色产业园为抓手,把园区经济作为壮大县域经济腾飞的主引擎。如今,这县已拥有经济开发区、工业聚集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榛杨工业区、现代物流聚集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七大园区”,总面积达120平方公里,累计入驻企业447家,经济总量占全县的90%。目前,这县正加快建设煤化工产业园、滦州重工千亩科技创新产业园和2000亩生物技术产业园等园中园、专业园、特色园,不断推动项目集聚、产业集群,打造“升级版”的现代产业园区。

  ——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县域经济腾飞新动力。集城市升级、产业转型、改善民生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旅游项目“滦州古城”自2010年开城以来,每年接待游客数为71.2万人次、168.8万人次、458万人次、504万人次,逐年攀升——滦县坚持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积极引进文化产业项目,以市场思维、开放思维和专业化运营模式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今年新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家、3A级旅游景区2家。继滦河风景区、青龙山景区、滦州古城先后开放后,辛亥滦州起义英烈祠落成开放。滦州古城在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区、河北省“十佳”特色风貌街区等称号的基础上,今年又被评为河北省2013年十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该县继荣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旅游服务示范县称号之后,被授予全国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亚洲金旅奖·2013大中华区最美人文休闲旅游名县”称号。

  ——坚持开放创新,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滦县把开放招商作为支撑发展的“生命线”,项目建设的“关键点”,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紧盯央企、争跑部委、对接院所、区域合作,大范围、广领域、高层次参与竞争与合作,打出了一连串漂亮的“组合拳”。一是上门招商。从全县挑选精兵强将组成专门招商队伍,投身招商引资第一线,对接一批战略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大的项目。二是以会招商。以“走进滦县·携手发展”招洽会、中国滦河文化节等节会为平台,全面展开招商引资活动,全力储备推介一批,签约建设一批。三是以商招商。真心打好“感情牌”,积极服务外来投资者,以客商之口把滦县的投资需求、投资环境等信息传递给合作伙伴,牵线搭桥,引进更多的投资者。四是以文化招商。全力推介古城文化游、生态文化游、红色文化游、宗教文化游、工业文化游、乡村休闲文化游、民俗风情文化游“七大旅游板块”,将文化产业招商推向招商最前沿,以文化大繁荣引领招商新气象。五是以园区招商。不断完善滦县经济开发区、工业聚集区、装备产业制造园区、榛杨工业园区、现代物流聚集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七大招商引资平台,针对不同投资者的不同需要,最大限度提供便捷优质的量身服务。

  提高城乡建设品位 增强城市竞争力

  立足跻身京津都市“连绵区”,滦县把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综合载体,以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县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冀东文化名城为目标,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人文、活力的现代化特色中等城市。

  ——坚持规划为先。按照“科学规划、体现特色、突出产业、保护文脉”的原则,聘请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20多家高水平的规划设计部门,科学编制了中等城市规划、县城城市总体设计等50多项规划,先后实施了20万平方米商贸综合体等重点城镇项目80个,“五区一河”中等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1.8万,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2%。2013年12月初,这县与北京市城建道桥集团成功签订计划总投资30亿元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作协议,城市形象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将更加完善。

  ——坚持功能为要。启动实施了总投资40亿元的“六纵六横”城市交通网络工程,全部竣工后滦县将形成南襟港口、北接高铁、东连机场、西达高速的海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此外,33万平方米的古城安置楼竣工,1300多户群众喜迁新居;城中村平改拆除建设面积68430平方米,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坚持产业为本。突出以产兴城、以园造城,把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在城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滦州国际大酒店、东安现代城的建成运营,填补了高端酒店和高档商贸服务项目的空白。

  ——坚持文化为魂。依托人民广场、滦州龙山、中山公园等“三场七园”,修建一批标志性雕塑和小品,使新城区处处散发浓厚的文化气息;连接新城与古城的5公里“城市绿道”,刻有滦州八景诗词图案的景石分布其间,形成了独具滦州文化特色的景观大道……滦县将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城市建设,让城市看得到风景,感受到文化,忆得起历史。

  ——坚持统筹为基。强力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选调330名干部组成110个工作组,深入71个帮扶村开展工作,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农村面貌得到持续改善。将村街道路硬化作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基础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完成村街硬化面积235.3万平方米,全县471个村村街道路全部实现硬化,明年可实现村街硬化全覆盖。把农村改厕作为改变农村生活方式的一场革命,累计改厕达到4000座。继响嘡镇大司营村被评为“唐山市最美乡村”、中赵新村被评为“全省农村新民居建设优秀示范村”后,今年榛子镇吴庄子村被评为“唐山美丽村庄”。

  提质软硬发展环境 开辟发展新“洼地”

  “投资到滦县,事事都好办”——滦县提出环境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抓环境就是抓发展、聚要素、惠民生,在全县掀起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开辟发展的新“洼地”。

  ——打造“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生态硬环境。滦县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和目标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倡导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累计取缔小烧结厂、铁选厂、钢渣洗选企业230家,荣获“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示范县”称号。坚持造林与造景、增绿与致富相结合,加强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工作,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

  ——打造“风清气正、开放文明”的发展软环境。滦县地处环京津、沿渤海“黄金腹地”,西距北京200公里、天津市区178公里、唐山50公里,东距秦皇岛80公里,形成了连接曹妃甸、京津秦的“一小时交通圈”和县内“半小时交通圈”。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城市大建设大发展打下的良好“硬件”基础,与之相呼应的,是政府部门高效服务营造出的亲商、安商、富商的“软件”氛围。

  结合干部队伍建设,滦县挖掘提炼了“秉公尽责、务实有为、只争朝夕、知难而进”的干部精神,通过专家讲读、演讲、大讨论等方式,使之成为全县党员干部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座右铭,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结合机关作风建设,滦县开展了以“尽责干事为荣、失责平庸为耻”为主题的责任文化建设,完善了干部业绩作风“双档案”等科学的机制和模式。“我们是优秀的滦河儿女,刚健自信,进取担当……”一首《责任给我们永恒的力量》歌曲在滦县机关单位广为传唱,“敢于担当”成为每名党员干部的鲜明特质。伴随着作风建设向工地、向企业、向村居的全面延伸,这县激情创业的氛围愈发浓烈,用心用力谋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

  结合发展环境建设,滦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发展环境“110”,持续开展了“对标攻坚月评十佳”“百名科(股)长晒权评议”“机关干部入企帮扶”等活动,积极推广全程代办服务、提前预约服务、委托代理服务等模式,制定和完善了项目建设“双轨”推进、“大督查”、“一点一员三账”跟踪问效,“投资到滦县,事事都好办”的环境品牌越来越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回眸2013年,滦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奋进中实现着一次次跨越;展望未来,滦县尽责担当,开放创新,朝着“全省十强、中等城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速前进!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3 10:19:41,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