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历贺卡年底“喊冷”

(赵春卉)元旦刚过春节将临,贺卡和年历等产品本应进入销售高峰期,然而今年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由于去年10月中央纪委出台“贺卡禁令”,公款定制年历、贺卡送礼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各个机关事业单位纷纷取消订单,各经销商纷纷“喊冷”。
贺卡年历生意冷清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至少能收到二三十张贺卡,有的单位还会送上印刷精美的挂历或台历,可今年到目前为止,我只收到一份新年挂历,还是一专卖陶瓷用品的商家赠送的。”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和刘女士一样,不少人都感觉今年收到的贺卡和年历少了。
3日上午,记者来到新天地书刊批发市场,发现以往年底年历火热销售的场面已经不见。在一家店铺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挂历和台历,门口还贴着订购电话。但记者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很少有市民购买。当问起今年的销售情况,店主摇摇头说:“今年订单数量比往年少很多,往年几家老客户一般都是用公款,一次购买几十份至几百份,能占全年台历、挂历销量的一半左右。现在就是一些私人企业或者幼儿园来采购一些便宜的贺卡。”
在另一家店铺里,记者看到店铺挂的年历不是很多,店主向先生告诉记者,今天还没卖出一份挂历或贺卡,“去年中央纪委出台有关规定后,我有意识地减少了进货量,要是跟往年一样,肯定积压严重。从销售情况看,往年会有不少事业单位和企业过来订购年历,但今年很少有这类客户,主要是以个人购买为主。机关单位的订单基本上没有了,只有一些私人老板还是照样订购。”
随后,记者又相继走访了市内几家大型超市,发现挂历和贺卡的销售同样冷清。除了年历市场,邮局的贺卡销售量也下降了不少。记者从市邮政局营业厅了解到,往年会有不少事业单位和企业过来批量购买贺卡,但今年很少有这类客户,主要是以个人零买为主。
既节约又环保得赞声
单位不再发放年历,办业务也不再有年历赠送,市民反映如何?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大都是支持的态度。市民周女士认为,现在可以看日历的方式太多了,手机、电脑、电视等等都可以,万一没有赠送家里又需要的话,自己去买一本也行。“往年这个时候不论到哪家单位办业务,都会赠送年历,加上其他关系单位赠送的,每年少则四五本,多则七八本,实在是太浪费了,一家有一本就足够了,年历原料都是树木,浪费的年历要砍多少树,‘禁令’控制得好”。
而对于一些曾经的购买单位来说,“贺卡禁令”也是一道福音。一家事业单位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往年每到年底,都会有相关单位领导打招呼要求单位购买年历,碍于情面都会购买,随便买下就要几千,今年一次也没有。“每年单位都会定制5000份左右的台历用于干部职工礼品发送,而今年全部取消了,仅这块就节省费用约3万元”。
而销售年历贺卡的大多数商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禁卡令”的出台使年历、贺卡市场迅速降温,折射出原来这个市场的不理性和不健康,也使商家依赖公款消费的心理改变了。“整个行业或将重新洗牌,这未尝不是一个契机,如能成功转型,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整个年历、贺卡市场的健康发展。”
电子祝福多个性台历走俏
传统年历贺卡少了,但市民的祝福却并未减少。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服务业的发展,很多市民选择了低碳环保的方式,为亲朋好友送去美好祝愿。不少市民利用电子产品替代了传统日历、挂历。
“我会给朋友、亲戚发短信、微信,方便又省钱。”市民小梁说。“买日历、挂历都是给老人买,他们看起来比较方便。贺年卡去年送的挺多,大家都是互相送,虽然是单位上发的,但是感觉挺麻烦。今年好了,出台了相关政策,不用再走这个形式,过节发个短信问候一下,挺好的。”
传统年历生意不景气,而把自己及家人照片印上年历的DIY (自己动手制作)年历今年却受到人们推崇,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近日,市民王女士就在网上购买了份DIY台历,准备将宝宝照片做成台历。“只要挑选出十几张满意的照片,然后登录商家网站,用其提供的模版设计好照片版面,大概一周后,自己设计的DIY台历就送到家了,做一份才40元左右,非常实惠方便。”记者发现,消费者定做的DIY年历还真是五花八门。除宝宝年历,人们还把家庭生活照、艺术写真照、婚纱照、旅游风景照等具有个人特色的照片做成年历,个性年历除了尺寸有差异,制作风格更是多姿多彩,让人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