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唐山:玉田县刘现庄村新农村建设纪实(组图)
发布时间:2014/1/10 9:02:12 | 人感兴趣

打造文明富裕和谐的新农村——玉田县刘现庄村新农村建设纪实

 
刘现庄集团办公大楼和健身文化广场俯瞰全景

村民大食堂老人领免费早餐

  专稿(文/齐福臣张林泉文摄影/张林泉)“刘现庄刘现庄,新街新房新广场,新农村来新气象……”每天清晨,刘现庄村的大喇叭都会传出名家作词作曲、中央乐团演唱的《刘现庄之歌》。

  走进刘现庄,恍若到了一座现代化小城:一排排崭新的居民楼,宽阔整洁的文化广场,平整干净的水泥路,林立的路灯,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街景绿化,靓丽气派的村民中心,一望无际的蘑菇大棚,机声欢唱的厂房……

  玉田刘现庄村紧邻京沈高速鸦鸿桥入口,丰杨公路横贯东西,东邻鸦鸿桥市场2.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近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白利国带领下,刘现庄坚持走“以企带村、村企合一”的村企共同发展之路,特别是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中,以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服务载体、深化服务内涵、增强服务实效为手段,不断提升村党支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和水平,大大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和谐发展。2012年全村实现生产总值3亿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万多元,实现了家家有收入、人人能就业,呈现出了“村干部个个能干事,党员人人有作为,群众家家得实惠”的新气象。先后被授予“河北省文明村”“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河北省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模式示范村”“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先进单位”“安全文明小区”等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书记白利国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十大标兵”和“河北省十大杰出村官”。

  2013年,先后三次来村调研的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对刘现庄大加赞赏:刘现庄村“两委”班子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带领全村群众调整种植结构,推进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开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和经验。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富民强村

  2009年1月,丽泰公司总经理白利国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父老乡亲的关爱和信任,让白利国下定决心让村民富起来,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通过带领村两委走访党员群众,反复调研,座谈研究,一条“依企兴村,依商富民,造福乡亲,和谐发展”的思路成为两委一班人的共识。为此,村“两委”把服务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立足地方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2009年初,村委会委托黑龙江建职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刘现庄村2009-2020年总体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着力打造居住核心区、绿色产业区、生态养殖区和工业聚集区,促进村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创建刘现庄集团。村“两委”谋划成立了涵盖本村及周边开创发展的、联营的、集体自营企业的综合智能公司——刘现庄农工商集团有限公司。集团下属企业包括社员用品供应中心、富达农民专业合作社、福泰农村资金专业合作社、新村超市、物业管理公司等十几个部门,已吸纳200多名村民就业,年增加群众收入10000多元。

  深化农村改革,成立富达农民专业合作社、福泰农村资金专业合作社,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很难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搞好衔接。为提高家庭经营抗御风险的能力,克服小规模分散经营交易成本高、获取信息难、采用新技术不经济、市场谈判地位低等弱点,2009年在白利国的倡导动员下,刘现庄把村里的种植、养殖能手组织起来,成立了富达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生产、经营、技术等全方位服务,引导群众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社员以承包地和资金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的经营模式不但提高了农产值,也让农民从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合作社把社员的土地统一经营,社员到合作社从事农业生产,不仅获得分红,还能获得工资收入。目前,全村2538亩土地已流转2338亩,占全村土地的92.1%。直接安置村民150—180人就业,每名社员平均每年可获利3500元。

  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按照绿色农业的整体规划,利用富达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的土地兴建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玉田县千亩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基地。目前一期工程161.81亩、91个大棚已正常生产,年产值可达800万元,并注册了“刘现牌”系列农副产品商标,2012年赢利180余万元,做到了让土地增效、村民增收。二期工程即将启动,现已获得县级以上财政扶持资金45.5万元,建成后,将新增大棚122个,可安排55人就业,实现赢利300余万元。

  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大发展,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瓶颈。作为董事长的村官,经常有村民尤其是种养大户找到他这个“当家人”,想让他帮忙贷款解生产资金短缺之困。“但从银行贷款太难了,要托人请客找关系。”白利国心里很不是滋味,“农民的钱都存进了银行,可自己需要时却不能用。”他盘算着,“能不能成立一个农民自己的资金互助组织,有闲钱农户可以放进来增加利润,缺钱户能有钱使。”因此,当县里相关负责人找他商量,看能不能搭建个平台,整合农村零散资金,帮农民发展生产时,他信心十足满口答应。2012年12月27日,在白利国的倡议下,刘现庄成立了福泰农村资金合作社,吸纳社员30名,入社股金500万元,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以服务社员为宗旨,谋求社员共同利益。农村资金合作社的成立,使村民手里的闲散资金得到了大幅度的利用,为刘现庄村的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目前,合作社已拥有资金4500万元,有3000余万元发放给社员发展农业生产,惠及农户455户,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建设轻工业园区。为着力解决鸦鸿桥特色商贸业在发展扩张过程中面临的瓶颈,依托鸦鸿桥市场,刘现庄谋划了占地1680亩的轻工业园区,定位于生产中高端各类商品,形成区域特色,辐射东北、华北及京津地区,打造地产品生产基地,向有限的空间要效益、向稀缺的资源要收入。占地265.68亩、总建筑面积220638.08㎡的一期工程已启动建设,总投资约4.5亿元,安排就业2000多人,总产值6.65亿元。工业区整体建成后,将形成涵盖生产基地、产品展示、研发设计、资讯发布、商务办公、总部基地、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专业产业综合体,实现年20亿元以上的产值及1亿元以上的税收幅度,安排就业1万人,为刘现庄村、鸦鸿桥镇乃至玉田县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柱保证。展望未来,将利用新民居建设置换出的600多亩村址土地,走以“工农结合、以工养农、以工致富”的路子,依托鸦鸿桥市场建设家家户户有股份的商贸物流园区,预计年可创造效益近亿元,最终实现家家资产超百万、家家存款超百万的“双百”目标。

  开展民生建设,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节约、集约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按照科学发展规划,2010年,刘现庄“刘现新村”新民居建设及旧民居改造拉开序幕。村党总支书记白利国带头出资、融资5000余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按照规划,新民居工程规划占地200亩,建设面积20万平方米,可容纳1800户、5300人入区居住。一期工程于2010年6月份全面开工建设,建设11栋多层住宅楼,建筑面积56000平方米,可容纳570户、2000人入区居住。一期工程已于2011年8月份竣工并交付使用。二期工程设有刘现庄集团办公大楼、小学校、中心健身文化广场、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年活动中心、多功能厅、公园、中心幼儿园(可寄托600名幼儿)、大型综合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三期工程包括办公楼、居民楼等五栋。截止到2013年9月1日,刘现庄新农村建设一、二、三期工程已全部完工。目前,共有631户签订了房屋置换协议,房屋置换工作完成了98%。分散的农户全部迁居到了“刘现新村”,形成了一个中心居住区。村民入住新民居后逐步实现水、暖、电、卫生等物业零费用。粮食、蔬菜的供应及村民养老金的保障由富达农民合作社和村经济合作组织承担。“刘现新村”各项配套设施完善,管理与服务渐趋成熟、成型,实现了由“村民”到“市民”、由“乡”到“城”的历史性跨越。刘现庄新民居建成以后,为村庄和谐、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土地得以合理、有效利用,可提供建设用地700亩,交由政府用于招商引资,发展经济。部分节约用地可用作工业开发,配合鸦鸿桥昌升商贸城和国际商贸城建设提供仓储物流配套服务。整合土地资源,走集约式经营路子,全村耕地统一由富达农民合作社管理耕种。

  在实施新民居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对刘现新村南路、北路、刘现新村健康文化广场及刘现新村小区道路硬化1万平米,进一步方便村民出行和文化生活的开展。

  在新农村建设中,刘现庄同时投资建设了村民服务中心、小学校、中心健身文化广场、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年活动中心、多功能厅、公园、中心幼儿园(可寄托600名幼儿)、大型综合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

  为了造福村民,村两委将刘现庄集团创造的经济收益,用于反哺村民,增加农民收入。村民入住新民居后逐步实现水、暖、电、卫生等物业零费用;粮食、蔬菜的供应及村民养老金的保障由富达农民合作社和村经济合作组织承担;房屋置换户6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取100—400元生活补助;在享受新农合的基础上,实行大病救助,村民住院费超过一万元以上,刘现庄集团为其补贴30%的医疗费用;对村民家中正在就读普通大学的学生每年补助1000元、就读重点大学的每年补助3000元;以户为单位,每年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节假日发放节日慰问品。

  为了解决入住新民居村民烧水、做饭的能源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村两委又谋划建设了超大型沼气池项目。目前,可承载万户、四万余人烧水、做饭的超大型沼气池项目已立项选址,实现村民养殖的粪便、村民生活垃圾用作沼气原料,沼气用于居民生活能源,沼渣沼液用于富达合作社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引领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从而形成农户生活——沼气发酵——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链条,改善农村用能结构,促进种植、养殖业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大力开展文化建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围绕“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思路,以传承弘扬德孝文化为抓手,全面提升村民思想境界,进一步强化村域文化氛围和村民精神风貌。

  实施文化党建工程,深入开展了挖掘历史文化、创建党员先锋街、选树先进典型、建设村健康文化广场等活动,凝聚了人心、树立了正气。刘现庄村是著名电影导演沙蒙、“王致和”品牌创始人之一刘岳坦、抗日爱国人士刘善锜的故乡,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村两委将这些历史名人的故事进行挖掘整理,并将其融入到乡风民情建设工作之中,激发了党员群众的自豪感和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火热激情。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村里先后成立了戏迷协会、舞蹈队、太极拳队、收藏家协会、复耕书社、篮球队、村民合唱团等娱乐健身组织,定期组织各种活动。中秋、国庆、元旦和春节等重大节日,组织村民举办联欢晚会,通过村民自编自演的节目,激发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热心和对家乡的热爱。依托党员村民活动中心,与玉田电视台联合定期开展刘现庄杯电视歌手大赛活动,谱写了村歌《刘现庄之歌》、编辑出版村刊《百姓》,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开展系列孝善文化活动。制定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等文化建设体系,深入开展“孝老节”、孝顺之星评比、孝善文化讲座等系列活动,提升了村民的德孝文化。村“两委”筹资10万余元建起老年活动中心,2011年起,把每年9月9日定为全村“孝老节”,为60岁以上老人欢度节日。村每天为400多名老人免费提供早餐,每月给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免费为老人理发,为80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送生日蛋糕和长寿面。

  建设和谐村庄,促进和谐稳定

  村“两委”把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机制,确保了村民利益的最大化。成立民调组织机构,由一名村支委任主任,3-5名老党员、老干部或德高望重的村民组成,具体负责本村的矛盾纠纷调解,承担民事调解、政策宣传、政务监督等职能。目前,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余件;推行“四议两公开”村务管理制度。村内所有重大事项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事项按照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程序进行,保证了村内事务的公开、民主、透明,所有经过班子议定的事情没有一件群众不拥护的;推行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机制。实行党员干部包组、村民小组长包户“双包”制度、党员代表议事会制度、党员志愿者制度、双向联系制度等多项村务管理制度。在每月的“党员活动日”集中召开议事会,党员议事代表按照提出议题、形成方案、讨论表决的议事程序积极参与村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实现村级事务管理民主化。在新农居选房过程中,所有党员让村民先选,把方便让给村民。在新民居建设的拆迁工作中,支部成员带动党员,党员带动群众,在每家每户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工作和测量工作中,每个党员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开展联建活动,造福邻里社会

  刘现庄集体经济壮大了,群众富了,环境美了,生活和谐了,但白利国认为本村好显然还不够,要让周边的村都受益,要为社会建设出力。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白利国通过到市直单位、部分县(市)区、县直单位、其他乡镇讲课的形式,现身说法,辐射带动激发了全县乃至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几年来,在市、县等农村干部和党政机关干部培训会上授课70多场次,超过10000人次受到了他的事迹影响。带动周边村村干部纷纷效学习借鉴刘现庄做法,建立各种合作组织,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修建健康文化广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拓宽领域维护和谐稳定。白利国倡议成立了鸦鸿桥镇社会工作委员会,并亲自任主任,对周边村乃至整个鸦鸿桥镇矛盾纠纷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素进行调和化解,成立一年来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0余件次,维护了全镇的和谐稳定。

  联建延伸。延伸基础设施建设。与之联建的苏家铺村也同刘现庄一样安上了自来水、修上了水泥路,延伸福利待遇,逢年过节也一样为老百姓发放同样的米、面、油等物品,让联建村民享受一样的孝老敬老等福利待遇;延伸住宅建设。目前已经规划按照“刘现庄”的模式集约安置周边8个村区域内约7500村民,拟在刘现庄与李谟铺之间规划一个占地约400亩、可容纳20000人的社区,实现农民居住社区化——“就近就地城镇化”;延伸产业发展。重点规划了以刘现庄、孙各庄为起点,沿丰杨公路两侧向西至牛辛庄2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产业带,涵盖刘现庄、孙各庄8个村庄,耕地约25000亩。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精品农业、特色农业及以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等现代农业,带动周边更多的村一起走上共同致富路。  

孝老节上书记白利国为老人送蛋糕

村民舞蹈队表演舞蹈《欢聚一堂》

 正在建设中的轻工业园区

村党支部书记白利国(左三)和村“两委”一班人在谋划更美好的未来

为村民发放年货

纳米比亚客人参观千亩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基地

“刘现新村”漂亮的新民居一角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3 13:01:33,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