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年:喜欢骑车在历史中穿行
专稿 今年64岁的周树年2012年参加了市老年体协自行车队。一直对历史知识感兴趣的他可算老有所乐,对骑行路上的历史掌故着了迷,每次外出骑游都喜欢在历史中穿行。
周树年的身体一直较好,与市老年体协自行车队的刘开顺队长熟识。2012年他正式退休后便加入了自行车队。他认为骑车锻炼可以充实晚年的生活,还可以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可以近距离地触摸历史。他记得清清楚楚,2012年3月23日,他买了一辆自行车,成了自行车队的一员。
当年5月份,在市内及周边骑车锻炼了两个来月后,自认为体力已经达标的他,跟随一群骑友进行了一趟“环渤海之行”。他们是逆时针方向骑行的,从河北黄骅进入山东蓬莱、烟台,又乘船到大连,后转到兴城等地。他只记得皇太极在兴城与祖大寿的故事,没想到兴城依然保存得那样完好。由于是一名“新兵”,他每天都骑得筋疲力尽。身材偏瘦的他这一趟骑行近2000公里,历时23天,回来时被老伴儿形容为“皮包骨”。
8月份,已经骑上了瘾的他骑车去了庐山、黄山,途径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湖北6省1市,历时25天,从汉口坐车回来。一路上,他了解了宣纸、歙砚等的来历,了解了徽商、婺源的由来,还了解了那里出现的历史名人;在庐山瀑布下,他不觉吟咏起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在湖北省博物馆,他参观了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后更是感慨良多。后来有骑友沿同样的路线骑行时,周树年总是告诉他们必去这个博物馆,那里的馆藏太震撼了,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在江苏淮安,他们沿大运河骑行380公里到达扬州,当年隋炀帝开挖的大运河还在使用。
当年9月底,他又与11名骑友骑行去了北京。
2013年5月13日,他与7名骑友一起骑行到达“北极村”。他们是从延吉方向去的,先去了长白山。天公作美,他们登上长白山时晴空万里,美丽的天池尽收眼底。他们还去了珲春市的“东方第一村”防川,体验了“一地看三国”的独特景观。路过黑龙江省呼玛县时,他不禁感叹自己学识浅薄,他原来并不知道这个县名,没想到6万多平方公里的县域内竟然只有约6万人口……他们是6月25日从满洲里坐车归来的,历时约一个半月,骑行5000多公里。
从“北极村”归来后,他下半年没有远行,但每天坚持到南湖骑行1.5至2个小时,以保持充沛的体力。
记者元旦后采访他时,他已经做好了骑行去九寨沟、成都、重庆、武汉等地的“路书”,详细列好了每天的骑行路线、距离、住宿点等,计划骑行4450公里,历时两个月,将于3月底启程。
(杨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