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心田
——市工人文化宫服务职工公益活动纪实
专稿 (记者 施疑)“原来的工人文化宫拆迁了,但职工文体活动没少组织。听说这画展场地也是借的,虽然比原来那儿远,我也愿意来。”在市工人文化宫组织的职工书画展上,市民冯建国大爷对展出作品赞誉的同时,一个劲儿表扬工人文化宫。
市工人文化宫自2006年拆迁以来,本着“拆迁不误职工群众文化活动”的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为基层企事业单位和职工群众、家属提供丰富多彩的公益性文化、教育、休息、娱乐服务,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获得了良好口碑。
桥牌赛、书画展、慰问演出
没有场地活动一样丰富多彩
始建于1952年的市工人文化宫,曾是很多老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乐园。现在的工人文化宫,暂借车站路附近一栋旧办公楼里的几个房间办公。原来的舞厅、乒乓球馆、棋牌室都没有了,过去把职工群众“请进来”组织的“彩色周末”等活动,因受场地限制规模、影响力减小。但工人文化宫积极探索新路子,组织职工、志愿者“走出去”,通过借用场地、送文化活动到基层等方式组织活动,最大限度地保持原职工文化广场、职工艺术团、各类协会、职工技能培训四大平台的功能,为职工群众提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公益性文化服务。
2013年,工人文化宫组织“职工艺术团”赴丰润区正达钢铁有限公司进行主题慰问,为企业劳模、职工群众及其家属300多人表演了精彩的节目,送去了市总工会的问候;组织了庆“五一”职工桥牌比赛,全市各条战线10支代表队的60多名选手参赛;组织了职工乒乓球裁判员培训,经资格认证考试合格的80名学员获得了国家二级乒乓球裁判员证书;举办了迎接中国工会“十六大”全市职工书画展,接待参观群众近600人次;筹办了全市职工乒乓球比赛,17支代表队的130名乒乓球高手参加角逐。
近年来,电影票价一路走高,为了让职工群众看上公益电影,市工人文化宫5年前成立了数字电影放映志愿服务队,仅去年一年就放映电影30余场。“八一”建军节期间,数字电影放映队到空军驻唐某部、预备役部队、武警驻唐部队及功臣幸福院等地,为驻唐官兵及革命老军人放映了《歼十出击》《忠诚与背叛》等爱国影片;8月下旬,赴建设集团所属工地及农民工集聚地,为城市建设者放映《人在囧途》《黄金大劫案》等娱乐影片;9月初,赴丰润区张庄村为村企职工及村民放映了《建国大业》。
拆迁以来,市工人文化宫累计组织各种节假日游园活动30余场次,接待职工群众3万多人次;组织节日主题慰问活动10余场次,慰问厂企职工5000人次;组织开展兵乓球、桥牌、象棋、书画大赛等各种职工文体比赛30余场次,参与职工群众达3500多人次。
找场地、催报名、自费出行
职工和志愿者服务不计付出
给广大职工群众带来欢乐,就需要市工人文化宫职工和志愿者的付出。“职工艺术团”的业余演员,是工人文化宫从各类文艺比赛中选拔的高素质人才,有慰问演出大家都积极参加。业余演员们非常敬业,曹妃甸女歌手王虹每次活动都积极参加,有时演出结束都夜里十点了,她得自费打车回曹妃甸。亲友不理解她图什么,王虹说:“工人文化宫给我们文艺爱好者搭建了平台,用歌声为职工群众带去欢乐是我最高兴的事。”
工人文化宫职工付出的更多,租借场地、通知活动不知道要打多少个电话,跑多少次腿。一次象棋比赛,职工们打了近百个电话,最终在开滦体育馆找到了较宽敞的场地。去年乒乓球裁判员培训,省体育局要求各市6月20日组织培训。离开课仅有两天时间,来不及下发通知,文体科的3名职工挨个给基层单位打电话。最后全市各大厂企工会活动骨干有近百人报名参加培训。文体科负责人尹鑫说:“这次培训请的是国家级的裁判员讲课,还能取得证书,对基层乒乓球爱好者来说机会非常难得。我们辛苦点把培训信息及时告诉大家,不然太可惜了。”
有一次,数字电影放映志愿服务队赴迁安市徐流口村慰问全国劳动模范秦玉合,晚上11点多才往回返。5名职工开着皮卡车起步不久,司机就发现水温表“开锅”了,下车一看是水箱水渗光了。大家喝剩的矿泉水凑在一起只有半瓶,深更半夜,荒郊野外,去哪找水呢?好在远处隐约有灯光,女职工李艳华主动请缨:“大半夜你们老爷们敲门人家不敢开!还是我去那户人家要水吧。”在另一名男职工的陪护下,两人把5个空矿泉水瓶都接满了。回去的路上谁也舍不得喝水,一路上走走停停给水箱加水,终于安全返回了。
表扬信、送锦旗、口头赞誉
群众期盼文化活动再多一些
市工人文化宫组织的各类公益性文体活动,给职工群众带来健康、知识和欢乐,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夸赞。很多经常参加活动的职工写来表扬信,送来锦旗,或是打个电话表达感激之情。职工乒乓球裁判员培训结束后,一名参训职工经常打电话询问证书发下来没有,每次都不忘表达“希望这样的活动多搞一些”的期望。文体科的邮箱里直到一个多月后,还有询问培训信息的留言,希望再办些篮球、羽毛球等职工文化技能培训班。
工人文化宫创新服务,组织的特色慰问活动更是广受好评。去年他们联合唐山广播电视报、凯斯琳巴黎春天影楼,免费为邮递员、公交司机、环卫工人等坚守一线的各行业职工补拍婚纱照。50岁的交警潘文高,结婚时受条件所限没能拍摄婚纱照,得知工人文化宫组织这次活动,潘文高夫妇高兴地参加了。如今,放大的婚纱照挂在了客厅,潘文高说:“我们全家看到这张照片就看到了工会组织的关怀。”
付出终有回报,为了表彰工人文化宫在职工群众文化领域做出的贡献,省总工会、省文化厅、省文联、省作协联合下发《关于表彰河北省文艺工作者深入职工创作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个人的决定》,对工人文化宫的公益性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工人文化宫先后被市直机关党工委授予“文明单位”、“优秀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工人文化宫的职工们都有一种服务百姓,服务职工的观念,在当下显得非常珍贵。工人文化宫主任刘玉友说:“现在商业、服务业非常发达,职工们想娱乐可以去KTV、电影院,想锻炼身体可以去健身房、经营性球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工人文化宫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坚持服务的公益性,也为文体活动爱好者提供更广泛的交流平台。工人文化宫要让文化事业发展成果惠及到各个层次的职工群众。”